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部门经济论文--种植业论文--粮食作物论文

基于水足迹的中国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粮食生产函数研究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粮食生产水足迹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生态效率研究综述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文献评述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可能的创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17-18页
第二章 中国粮食水足迹测算第18-23页
    2.1 粮食生产水足迹第18-19页
    2.2 中国粮食生产水足迹测算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结果分析第20-23页
第三章 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第23-46页
    3.1 基于水足迹的粮食生产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第23-26页
    3.2 变量来源及处理第26页
    3.3 全要素测算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计量模型结果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3.4 绿水、蓝水和灰水效率测算第3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粮食生产绿水效率计量模型结果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粮食生产绿水效率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粮食生产蓝水效率计量模型结果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粮食生产蓝水效率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粮食生产灰水效率计量模型结果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粮食生产灰水效率分析第43-46页
第四章 效率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第46-54页
    4.1 全要素影响因素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4.2 绿水、蓝水和灰水影响因素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粮食生产绿水影响因素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粮食生产蓝水影响因素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粮食生产灰水影响因素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4.3 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产出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4.4 粮食生产生态效率提升路径第53-54页
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4-56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4-55页
    5.2 对策建议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,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合理管控水资源市场,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投资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适当调整要素市场价格,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作者简介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抗菌肽的重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
下一篇: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