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3.3 研究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8-24页 |
2.1 公共品及其特征 | 第18-19页 |
2.2 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4页 |
2.2.1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 | 第19-21页 |
2.2.2 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 | 第21-22页 |
2.2.3 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城市供排水系统供需协调度概念界定及其评价方法 | 第24-32页 |
3.1 城市供排水系统供需协调的概念界定 | 第24-26页 |
3.1.1 城市供排水系统的供给与需求协调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5页 |
3.1.2 协调的内涵 | 第25-26页 |
3.2 城市供排水系统供需协调度的评价方法 | 第26-32页 |
3.2.1 AHP法计算权重 | 第26-28页 |
3.2.2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序参变量 | 第28-30页 |
3.2.3 相关分析法计算供需协调度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城市供排水系统供需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2-39页 |
4.1 城市供排水系统供给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| 第32页 |
4.2 城市供排水系统供给协调度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2-39页 |
4.2.1 指标选取原则及方法 | 第32-33页 |
4.2.2 指标的识别 | 第33-37页 |
4.2.3 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实证分析 | 第39-54页 |
5.1 天津市供排水设施系统的概况分析 | 第39-43页 |
5.1.1 投资规模分析 | 第39-41页 |
5.1.2 投资增长速度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1.3 供排水管道建设情况 | 第42-43页 |
5.2 天津市供排水系统供求系统协调度的计算 | 第43-54页 |
5.2.1 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43-48页 |
5.2.2 主成分分析确定序参变量 | 第48-50页 |
5.2.3 天津城市供排水系统需求与供给系统协调度计算 | 第50-52页 |
5.2.4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52-5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