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居住建筑论文--传统住宅(民居)论文

传统村落民居生土建筑营造工艺及其优化应用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6页
1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4-16页
2 传统生土民居概述第16-24页
    2.1 传统村落民居定义第16页
    2.2 传统村落民居形态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传统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传统村落布局形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传统民居的功能形态特征第18页
    2.3 生土民居形态分析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传统生土民居特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生土建筑空间形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生土建筑结构形式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2-24页
3 传统生土建筑营造技术第24-40页
    3.1 传统生土建筑分类第24页
    3.2 原生生土建筑营造工艺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窑洞建筑形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窑洞的建造技术第25-29页
    3.3 土筑生土建筑营造工艺第29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建筑的构造形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土筑建筑营造技术第30-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4 生土建筑安全性分析及技术优化第40-68页
    4.1 现有生土建筑病害及成因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墙体受侵蚀破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墙体裂缝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屋架破坏第44-46页
    4.2 生土材料性能改善试验第4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原材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试验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试验配比与成型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改性材料对生土材料性能的影响第49-58页
    4.3 生土建筑设计要求及构造措施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结构设计要求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构造措施第60-63页
    4.4 生土建筑营造工艺优化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墙体营造工艺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墙体面层防护与加固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屋盖系统营造工艺第65-6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5 生土民居节能技术改造及模拟分析第68-100页
    5.1 传统生土民居节能现状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筑形态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建筑构造与材料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能源利用方式第69-70页
    5.2 传统生土建筑模拟能耗分析第70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气象数据选择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室内热源设置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模拟能耗分析第72-77页
    5.3 节能技术改造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室内光环境改善措施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室内热环境改善技术第79-81页
    5.4 建筑能耗模拟对比分析第81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气候分区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建筑模型建立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室内热环境模拟对比分析第86-9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97-100页
6 结论与展望第100-10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0-101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1-102页
致谢第102-104页
参考文献第104-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评价
下一篇:偏心条件下水泥浆二界面的切应力和胶结强度的研究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