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--垂体及间脑-垂体系统疾病论文

原发性空蝶鞍的垂体功能变化及影像学特点分析

中文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缩略语/符号说明第12-13页
前言第13-15页
    研究现状、成果第13-14页
    研究目的、方法第14-15页
1 对象和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对象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PES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对照组第15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资料收集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内分泌评估标准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影像学测量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随访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统计学处理第18页
2 结果第18-29页
    2.1 一般情况第18页
    2.2 临床表现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垂体功能评估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108例PES患者垂体功能评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垂体功能正常组垂体功能比较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完全性ES组与部分性ES组垂体功能比较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PES组与对照组垂体功能比较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影像学特征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108 例PES患者影像学特点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PES组及对照组垂体各径线比较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1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垂体功能正常组垂体径线比较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2 完全性ES组与部分性ES组垂体径线比较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3 PES组与对照组垂体径线比较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PES组及对照组蝶鞍各径线比较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.1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垂体功能正常组蝶鞍径线比较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.2 完全性ES组与部分性ES组蝶鞍径线比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.3 PES组与对照组蝶鞍径线比较第27页
    2.5 垂体大小与垂体功能之间相关性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2.6 治疗及随访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治疗情况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随访第29页
3 讨论第29-36页
结论第36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40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0-41页
综述 原发性空蝶鞍概述第41-49页
    综述参考文献第46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个人简历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罕见变异体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
下一篇:两类传染病模型的定性理论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