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拱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的数值补充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高拱坝抗震分析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高拱坝非线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混凝土材料非线性 | 第10-11页 |
1.2.2 拱坝横缝非线性 | 第11-12页 |
1.3 动力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研究的局限性 | 第14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6页 |
2 地震输入对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结果的影响 | 第16-47页 |
2.1 沙牌工程简介 | 第16-17页 |
2.2 沙牌拱坝动力模型试验 | 第17-20页 |
2.2.1 试验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2.2 试验地震波的选取 | 第18-20页 |
2.3 数值计算模型 | 第20-24页 |
2.3.1 有限元模型 | 第20页 |
2.3.2 材料本构模型 | 第20-22页 |
2.3.3 模型材料参数 | 第22-24页 |
2.3.4 数值计算工况 | 第24页 |
2.4 数值模型的试验验证 | 第24-27页 |
2.4.1 模型动力特性验证 | 第24页 |
2.4.2 时程动力反应验证 | 第24-25页 |
2.4.3 损伤发展形式验证 | 第25-27页 |
2.5 谐波与人工波工况结果比较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6 地震动输入形式扩展 | 第29-42页 |
2.6.1 不同频率谐波对于损伤发展的影响 | 第29-34页 |
2.6.2 高阶模态截断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2.6.3 不同实测波对损伤发展的影响 | 第36-42页 |
2.7 竖向地震动输入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2.8 蓄水工况分析 | 第43-45页 |
2.9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3 带横缝拱坝模型的数值模拟 | 第47-60页 |
3.1 横缝及键槽的结构形式 | 第47-49页 |
3.2 横缝数值模拟方法 | 第49-50页 |
3.3 不同键槽形式数值模型计算 | 第50-57页 |
3.3.1 数值模型的建立 | 第50页 |
3.3.2 数值模型的计算 | 第50-57页 |
3.4 试验模型横缝模拟效果评价 | 第57-5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4 试验模型向原型的扩展 | 第60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60页 |
4.2 坝-基动力相互作用 | 第60-61页 |
4.3 原型坝数值模型 | 第61-63页 |
4.3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1页 |
4.3.2 原型坝的材料参数 | 第61-63页 |
4.4 原型坝数值计算 | 第63-68页 |
4.4.1 模态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4.2 原型完整坝的损伤发展模式 | 第64-66页 |
4.4.3 带横缝坝体的损伤发展模式 | 第66-6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5.1 结论 | 第70页 |
5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