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| 第8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13页 |
1.2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8页 |
1.2.1 超临界二氧化碳 | 第13-16页 |
1.2.2 超临界二氧化碳Brayton循环 | 第16-17页 |
1.2.3 箔片轴承 | 第17-18页 |
1.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8-2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3.3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23-24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变粘度变密度的湍流润滑理论 | 第25-36页 |
2.1 引言 | 第25-26页 |
2.2 径向轴承雷诺方程 | 第26-29页 |
2.3 推力轴承雷诺方程 | 第29-31页 |
2.4 考虑湍流的雷诺方程 | 第31-3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变粘度变密度湍流雷诺方程的数值算法 | 第36-56页 |
3.1 有限差分法解雷诺方程 | 第36-39页 |
3.1.1 标准型雷诺方程 | 第36-38页 |
3.1.2 有限差分法求解 | 第38-39页 |
3.2 径向箔片轴承 | 第39-46页 |
3.2.1 无量纲化 | 第39-41页 |
3.2.2 迭代系数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3.2.3 润滑膜厚度的表达 | 第42-43页 |
3.2.4 箔片模型 | 第43-45页 |
3.2.5 边界条件 | 第45-46页 |
3.3 推力箔片轴承 | 第46-51页 |
3.3.1 无量纲化 | 第46-48页 |
3.3.2 各系数的确定 | 第48页 |
3.3.3 润滑膜厚度的表达 | 第48-50页 |
3.3.4 箔片模型 | 第50页 |
3.3.5 边界条件 | 第50-51页 |
3.4 密度和粘度的处理方法 | 第51-55页 |
3.4.1 计算模型中的物性 | 第51页 |
3.4.2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性 | 第51-53页 |
3.4.3 物性映射 | 第53-55页 |
3.5 箔片轴承静特性程序计算步骤 | 第5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4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及空气介质箔片轴承静特性对比分析 | 第56-92页 |
4.1 轴承静特性参数 | 第56-58页 |
4.1.1 径向轴承 | 第56-57页 |
4.1.2 推力轴承 | 第57-58页 |
4.2 理想气体箔片轴承计算验证 | 第58-68页 |
4.2.1 径向气体箔片轴承 | 第58-63页 |
4.2.2 推力气体箔片轴承 | 第63-68页 |
4.3 S-CO_2箔片轴承静特性计算 | 第68-90页 |
4.3.1 径向箔片轴承 | 第69-77页 |
4.3.2 推力箔片轴承 | 第77-90页 |
4.4 S-CO_2与空气箔片轴承静参数对比分析 | 第90-9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5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箔片轴承动特性计算方法 | 第92-113页 |
5.1 小扰动法 | 第92-101页 |
5.1.1 径向箔片轴承 | 第92-97页 |
5.1.2 轴向箔片轴承 | 第97-100页 |
5.1.3 小扰动法程序计算动特性的步骤 | 第100-101页 |
5.2 位移速度增量法 | 第101-112页 |
5.2.1 基于位移速度增量法的全周径向轴承动特性推导及计算验证 | 第101-110页 |
5.2.2 基于位移速度增量法的箔片轴承动特性推导 | 第110-111页 |
5.2.3 位移速度增量法的优势以及局限性 | 第111-11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12-113页 |
第6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箔片轴承动特性仿真分析 | 第113-134页 |
6.1 径向箔片轴承 | 第113-126页 |
6.1.1 动特性程序正确性验证 | 第113-117页 |
6.1.2 径向箔片轴承动特性规律分析 | 第117-126页 |
6.2 推力箔片轴承 | 第126-133页 |
6.2.1 动特性程序正确性验证 | 第126-128页 |
6.2.2 推力箔片轴承动特性规律分析 | 第128-133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133-134页 |
结论 | 第134-136页 |
附录 | 第136-1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7-1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152-154页 |
致谢 | 第1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