氧化石墨烯包覆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1-21页 |
1.2.1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2 银纳米线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2.3 纳米线自组装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9页 |
2.1 试验原理 | 第23-25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2.1 银纳米线制备方法 | 第25页 |
2.2.2 氧化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.3 银纳米线涂布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3 试验材料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银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9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银纳米线制备基本工艺参数确定 | 第29-35页 |
3.3 各试验参量对银纳米线形貌的影响 | 第35-45页 |
3.3.1 PVP与AgNO_3摩尔比 | 第36-37页 |
3.3.2 加热温度 | 第37-39页 |
3.3.3 氯化钠浓度 | 第39-41页 |
3.3.4 预热温度 | 第41-43页 |
3.3.5 加热时间 | 第43页 |
3.3.6 验证试验 | 第43-45页 |
3.4 银纳米线的表征 | 第45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47-74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各试验参量对氧化石墨烯包覆效果的影响 | 第47-53页 |
4.2.1 氧化石墨烯层数 | 第48-49页 |
4.2.2 超声作用 | 第49-52页 |
4.2.3 自组装法 | 第52-53页 |
4.3 各试验参量对银纳米线定向排布效果的影响 | 第53-63页 |
4.3.1 溶液体系 | 第54-55页 |
4.3.2 溶液滴加速度 | 第55-56页 |
4.3.3 PVP厚度 | 第56页 |
4.3.4 银纳米线尺寸 | 第56-58页 |
4.3.5 加热温度 | 第58-61页 |
4.3.6 提拉速度 | 第61-63页 |
4.4 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 | 第63-65页 |
4.5 透明导电薄膜性能测试 | 第65-72页 |
4.5.1 透光性及导电性能测试 | 第65-69页 |
4.5.2 化学稳定性测试 | 第69-71页 |
4.5.3 机械稳定性测试 | 第71-7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