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1.1 课题意义及背景 | 第13页 |
1.1.2 烟气轮机叶片数控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1.3 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1.4 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NURBS曲线烟气轮机动叶片建模 | 第18-25页 |
2.1 叶片概述 | 第18-19页 |
2.1.1 透平机械 | 第18页 |
2.1.2 透平叶片 | 第18页 |
2.1.3 烟气轮机的工作原理 | 第18-19页 |
2.1.4 烟气轮机动叶片 | 第19页 |
2.2 NURBS曲线建模 | 第19-21页 |
2.2.1 常用的建模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2.2 NURBS曲线方程的有理分式表示 | 第20页 |
2.2.3 YL型烟气轮机动叶片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 曲面控制点计算 | 第21-22页 |
2.3.1 反求曲线控制点 | 第21页 |
2.3.2 反求曲面控制点 | 第21-22页 |
2.4 德布尔法计算曲面离散点 | 第22页 |
2.5 STL文件输出 | 第22-23页 |
2.5.1 动叶片三角片划分 | 第22页 |
2.5.2 STL文件输出 | 第22-23页 |
2.5.3 建立模型 | 第2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逆向工程建模 | 第25-36页 |
3.1 三坐标测量机 | 第25-26页 |
3.1.1 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特点 | 第25-26页 |
3.1.2 三坐标测量机选型 | 第26页 |
3.2 三坐标测量中动叶片的夹装和固定 | 第26页 |
3.3 动叶片测量方案及误差分析 | 第26-34页 |
3.3.1 叶身垂直测量的测量精度影响与误差分析 | 第27页 |
3.3.2 转角度测量杆的系统误差分析及合成 | 第27-29页 |
3.3.3 转角度测量杆的系统函数随机误差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3.4 转角度测量杆的测量不确定度合成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.5 点阵云建模 | 第34页 |
3.4 光学测量 | 第34-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烟气轮机动叶片加工工艺方案规划 | 第36-51页 |
4.1 烟气轮机动叶片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制定 | 第36-40页 |
4.1.1 MAZAK Integrex 200-Ⅳ型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 | 第36-37页 |
4.1.2 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| 第37-38页 |
4.1.3 加工刀具的选用 | 第38-39页 |
4.1.4 加工进给路线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4.2 切削参数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4.2.1 切削参数选择原则 | 第40-41页 |
4.3 烟动叶片数控加工刀具路径计算 | 第41-49页 |
4.3.1 五轴加工端铣刀具路径计算方法 | 第41-42页 |
4.3.2 刀触点及刀位点的定义 | 第42-43页 |
4.3.3 刀具姿态的定义 | 第43-44页 |
4.3.4 走刀步长 | 第44-45页 |
4.3.5 加工行距 | 第45-49页 |
4.4 动叶片叶身粗加工刀具路径设计 | 第49页 |
4.5 五轴联动加工干涉检查与处理 | 第49-5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加工编程与仿真 | 第51-69页 |
5.1 SolidCAM | 第51页 |
5.2 烟气轮机动叶片加工编程 | 第51-52页 |
5.2.1 工件坐标系的选择和毛坯的定义 | 第51-52页 |
5.3 粗加工工序 | 第52-54页 |
5.4 半精加工工序 | 第54-63页 |
5.4.1 安全平面设置 | 第54-55页 |
5.4.2 刀具路径参数设置 | 第55-57页 |
5.4.3 刀具轴控制 | 第57-60页 |
5.4.4 进刀退刀连接 | 第60-62页 |
5.4.5 干涉检查 | 第62-63页 |
5.5 精加工工序 | 第63-65页 |
5.5.1 精加工刀具与安全平面 | 第63-64页 |
5.5.2 精加工刀具路径参数 | 第64-65页 |
5.5.3 精加工刀具轴控制等参数设置 | 第65页 |
5.5.4 清根工序 | 第65页 |
5.6 加工仿真和G代码 | 第65-68页 |
5.6.1 粗加工工序仿真 | 第67页 |
5.6.2 半精加工工序仿真 | 第67页 |
5.6.3 精加工工序与清根工序 | 第67-68页 |
5.7 首件试切 | 第68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总结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