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滑坡论文

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机理实验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 绪论第13-34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速远程滑坡的定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的意义第13-16页
    1.2 高速远程滑坡研究回顾、进展、现状评述第16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关于高速远程滑坡研究进展评述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关于高速远程滑坡研究进展评述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关于汶川地震中所触发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现状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外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研究成果评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29-30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基本思想、技术路线、研究内容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、实验方案第32-33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第33-34页
第2章 谢家店子滑坡地质背景及基本特征第34-53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背景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层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区域构造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2.2 谢家店子滑坡地质概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形地貌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层岩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地质构造第39页
    2.3 谢家店子滑坡基本特征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滑坡-碎屑流纵向展布特征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滑坡-碎屑流竖向展布特征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滑坡-碎屑流反粒序堆积特征第48-5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3章 高速远程滑坡裹气临界流化特性研究第53-78页
    3.1 实验设计方案第5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相似定律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型实验相似分析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监测方案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实验样组设计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实验流程第64页
    3.2 数据处理方法及误差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数据处理方法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误差分析第65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分析第6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碎屑流流化特征描述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碎屑流流化特性分析第70-7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6-78页
第4章 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运动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第78-114页
    4.1 相似分析第78-80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案设计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几何相似比确定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相似材料确定及静力学特性测试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供风点风量设计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实验样组设计第83-85页
    4.3 实验装置实施设计第85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三维模型槽制作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源区可转动斜板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物料盒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秒表第91-92页
    4.4 实验监测方案设计第92-93页
    4.5 实验流程第93页
    4.6 数据处理方法及误差分析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数据处理方法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误差分析第93-94页
    4.7 实验结果分析第94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碎屑流运动特征描述第94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不同供风条件下,碎屑流运动特征分析第104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不同供风条件下,碎屑流堆积特征对比分析第109-112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112-114页
第5章 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剪切流变特性研究第114-126页
    5.1 实验方案设计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设计理论分析第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相似材料确定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圆环式转盘尺寸设计第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实验中供风量设计第116-117页
    5.2 实验装置实施设计第117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圆环式转盘系统设计第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环盖设计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气室制作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转动驱动装置选择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传感器选择第120-121页
    5.3 实验样组设计第121-122页
    5.4 实验流程第122页
    5.5 实验结果分析第122-12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25-126页
结论及展望第126-129页
致谢第129-131页
参考文献第131-14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47-149页

论文共1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OpenStack云平台资源调度方法的研究
下一篇:多器官受累的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例并文献复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