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机制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 引言第12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评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难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创新点第19-20页
2 临时性政府机构的界定、分类及设置动因第20-26页
    2.1 临时性政府机构界定第20-22页
    2.2 临时性政府机构的分类第22-24页
    2.3 临时性政府机构的设置动因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临时性政府机构是我国政府条块结构下的必然选择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设立临时性政府机构是整合资源,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临时性政府机构是转变治理方式、改革政府机构的产物第25-26页
3 我国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现状分析第26-45页
    3.1 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的过程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输入阶段:组织体系构建和权力配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转化阶段:以“办事机构”为轴心的运作体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输出阶段:成果输出与机构终结第28-30页
    3.2 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的缺陷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度环境欠佳,机构运行缺乏合法性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管理机制不完善,内外部管理缺乏系统性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互动功能定位不明确,机构运行缺乏高效性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退出机制不健全,机构终结缺乏规范性第33-34页
    3.3 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个体维度:领导成员及一般成员的素质、观念和能力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群体维度:群体内聚力、关系稳定度及非正式制度等群体行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组织维度:组织内部管理及外部环境因素第40-45页
4 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案例分析: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为例第45-53页
    4.1 案例介绍第45-46页
    4.2 案例分析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功能定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组织架构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运作流程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生命终结与职能转换第52-53页
5 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机制的构建与优化第53-61页
    5.1 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机制分析模型建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动力系统:保障机构运行的高效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平衡系统:确保机构运行的有序性第54页
    5.2 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机制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外部治理机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内部管理机制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互动机制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监督机制第56-57页
    5.3 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机制的优化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快立法进程,建立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法律体系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健全内部管理机制,推进临时性政府机构运行制度化建设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搭建互动平台,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完善监督机制,规范临时性政府机构的运行第59-61页
6 结语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、促甲状腺激素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
下一篇: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