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--离子交换剂论文--合成离子交换剂论文--有机离子交换剂论文

壳聚糖基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设计、制备与燃料电池应用研究

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燃料电池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燃料电池的分类第14-16页
    1.2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7-19页
    1.3 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异相膜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均相膜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穿网络结构聚合物膜第22-23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创新点第24-26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6-30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6-27页
    2.2 表征与测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电导率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含水率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机械性能的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红外光谱分析(FTIR)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扫描电镜分析(SEM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热重分析(TGA)第29页
    2.3 膜电极(MEA)制备及单电池性能测试第29-30页
第三章 Chitosan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及燃料电池应用研究第30-4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0页
    3.2 实验步骤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hitosan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hitosan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性能表征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膜电极(MEA)制备及单电池性能测试第31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1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红外光谱表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电导率和含水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离子交换容量(IEC)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温度与电导率的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稳定性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单电池性能测试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四章 GO掺杂型Chitosan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及燃料电池应用研究第42-5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4.2 实验步骤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GO掺杂型Chitosan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GO掺杂型Chitosan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性能表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膜电极制备及单电池性能测试第43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红外光谱表征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电导率和含水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温度与电导率的关系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稳定性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单电池性能测试第5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五章 Chitosan-PVA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及燃料电池应用研究第52-5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5.2 实验步骤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Chitosan-PVA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Chitosan-PVA/EMImC-Co-EP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表征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膜电极制备及单电池性能测试第53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红外光谱表征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电导率和含水率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机械稳定性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热稳定性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氧化稳定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单电池性能测试第57-5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9-61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59-6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9页
附录一 缩写及符号说明第69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70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寒草甸CH4和CO2通量对放牧的响应
下一篇:TPO受体激动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