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SH7216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2页 |
1.3 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4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| 第15-35页 |
2.1 系统设计要求 | 第15-16页 |
2.1.1 数据采集系统基本要求 | 第15页 |
2.1.2 性能及功能要求 | 第15-16页 |
2.2 系统方案设计 | 第16-18页 |
2.2.1 系统硬件框架 | 第16-17页 |
2.2.2 系统主要功能 | 第17-18页 |
2.3 主要芯片选型 | 第18-22页 |
2.3.1 DSP芯片选择 | 第18-20页 |
2.3.2 AD芯片选择 | 第20-22页 |
2.4 傅里叶变换基础 | 第22-29页 |
2.4.1 傅里叶变换定义 | 第22-23页 |
2.4.2 DFT性质及频谱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4.3 FFT算法原理 | 第25-28页 |
2.4.4 加窗处理 | 第28-29页 |
2.5 以太网通讯 | 第29-33页 |
2.5.1 OSI模型 | 第29-31页 |
2.5.2 UDP协议 | 第31-32页 |
2.5.3 基于UDP协议的以太网通讯 | 第32-33页 |
2.6 CAN通讯 | 第33-34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硬件设计与实现 | 第35-51页 |
3.1 模拟电路部分 | 第35-40页 |
3.1.1 通道切换模块 | 第35-36页 |
3.1.2 量程变换电路 | 第36-37页 |
3.1.3 低通滤波电路 | 第37-39页 |
3.1.4 差分电路 | 第39-40页 |
3.2 AD7767电路 | 第40-41页 |
3.3 DSP核心处理模块 | 第41-44页 |
3.4 其它电路 | 第44-48页 |
3.4.1 频率测量模块 | 第44-45页 |
3.4.2 通讯模块 | 第45-47页 |
3.4.3 电源模块 | 第47-48页 |
3.5 抗干扰措施 | 第48-49页 |
3.6 硬件实物图 | 第49-50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| 第51-70页 |
4.1 主要功能 | 第51-52页 |
4.2 主程序流程 | 第52-54页 |
4.3 信号频率测量 | 第54-57页 |
4.3.1 测速原理及流程 | 第54-56页 |
4.3.2 功耗程序 | 第56-57页 |
4.4 峰值测量 | 第57-62页 |
4.4.1 数据采集及存储 | 第58-60页 |
4.4.2 FFT计算 | 第60-62页 |
4.5 通讯程序 | 第62-66页 |
4.5.1 UDP通讯格式 | 第62-64页 |
4.5.2 CAN通讯格式 | 第64-66页 |
4.6 其它模块功能 | 第66页 |
4.6.1 模拟开关 | 第66页 |
4.6.2 采样频率配置 | 第66页 |
4.7 上位机软件 | 第66-69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系统调试 | 第70-77页 |
5.1 系统功能调试 | 第70-74页 |
5.1.1 采集功能验证 | 第70页 |
5.1.2 FFT算法验证 | 第70-72页 |
5.1.3 通讯功能 | 第72-74页 |
5.2 性能测试 | 第74-76页 |
5.2.1 零输入噪声测试 | 第74页 |
5.2.2 频率测量精度 | 第74-75页 |
5.2.3 峰值测量精度 | 第75-7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