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7页 |
1.1 问题提出 | 第7-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7-22页 |
2.1 政府科技投入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1.1 政府科技投入的含义及投入方式 | 第17页 |
2.1.2 政府科技投入的结构及衡量指标 | 第17-18页 |
2.2 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| 第18页 |
2.2.1 企业技术创新的含义 | 第18页 |
2.2.2 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| 第18页 |
2.3 政府科技投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路径 | 第18-20页 |
2.4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2.4.1 内生增长理论 | 第20页 |
2.4.2 技术创新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| 第22-40页 |
3.1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的现状分析 | 第22-27页 |
3.1.1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总量的现状 | 第22-26页 |
3.1.2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结构的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2 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| 第27-34页 |
3.2.1 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现状 | 第27-30页 |
3.2.2 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现状 | 第30-32页 |
3.2.3 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| 第34-40页 |
3.3.1 回归模型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3.3.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| 第35-36页 |
3.3.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| 第36-40页 |
第四章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省际比较 | 第40-52页 |
4.1 山东省与部分省份政府科技投入的比较 | 第40-43页 |
4.1.1 财政科技拨款情况的比较 | 第40-41页 |
4.1.2 R&D经费支出情况的比较 | 第41-43页 |
4.2 山东省与部分省份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 | 第43-48页 |
4.2.1 企业R&D经费投入的比较 | 第43-44页 |
4.2.2 企业R&D人员投入的比较 | 第44-45页 |
4.2.3 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的比较 | 第45-47页 |
4.2.4 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量的比较 | 第47-48页 |
4.3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3.1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| 第48-49页 |
4.3.2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9-52页 |
第五章 山东省政府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| 第52-57页 |
5.1 建立稳定的政府科技投入增长机制 | 第52-53页 |
5.1.1 保持政府科技投入平稳增长,保证法定增长幅度 | 第52页 |
5.1.2 提高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| 第52页 |
5.1.3 建立多元化与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| 第52-53页 |
5.2 优化政府科技投入结构机制 | 第53-54页 |
5.2.1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科技投入 | 第53-54页 |
5.2.2 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科技投入 | 第54页 |
5.3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引导机制 | 第54-57页 |
5.3.1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| 第54-55页 |
5.3.2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| 第55页 |
5.3.3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| 第55页 |
5.3.4 加强产学研合作,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 | 第55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57-5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