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Summary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4页 |
1.1 油菜素内酯概述 | 第12-15页 |
1.1.1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| 第12页 |
1.1.2 BRs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| 第12-14页 |
1.1.3 BRs的组织器官特异性 | 第14-15页 |
1.1.4 BRs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| 第15页 |
1.2 植物抗旱机制 | 第15-17页 |
1.2.1 植物抗旱的生理机制 | 第16页 |
1.2.2 植物抗旱分子机理 | 第16-17页 |
1.2.3 马铃薯的抗旱性研究 | 第17页 |
1.3 植物耐盐机制 | 第17-21页 |
1.3.1 渗透调节 | 第17-18页 |
1.3.2 离子区域化 | 第18页 |
1.3.3 拒盐与离子的选择吸收 | 第18页 |
1.3.4 自由基清除系统 | 第18-19页 |
1.3.5 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 | 第19页 |
1.3.6 马铃薯的耐盐性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4 amiRNA技术 | 第21页 |
1.5 CPD基因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1.6 DWF4基因的研究 | 第22页 |
1.7 本硏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马铃薯StCPD和StDWF4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4-38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2.1.1 植物材料 | 第24页 |
2.1.2 菌株和载体 | 第24页 |
2.1.3 工具酶和试剂 | 第2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4-27页 |
2.2.1 马铃薯StCPD和StDWF4基因克隆 | 第24-26页 |
2.2.2 马铃薯StCPD和StDWF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6页 |
2.3.1 马铃薯StCPD和StDWF4基因的克隆 | 第27-28页 |
2.3.2 马铃薯StCPD和StDWF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8-36页 |
2.4 讨论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StCPD和St DWF4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38-53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38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8-42页 |
3.2.1 试验流程 | 第38页 |
3.2.2 StCPD和StDWF4基因克隆载体构建 | 第38页 |
3.2.3 StCPD和St DWF4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38-39页 |
3.2.4 重组子的PCR扩增和酶切鉴定 | 第39-42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2页 |
3.3.1 克隆载体构建与检测 | 第42-44页 |
3.3.2 表达载体构建与检测 | 第44-46页 |
3.3.3 基因序列分析 | 第46页 |
3.3.4 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46-52页 |
3.4 讨论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StCPD和St DWF4转化马铃薯 | 第53-64页 |
4.1 实验材料 | 第53页 |
4.1.1 材料 | 第53页 |
4.1.2 菌株 | 第53页 |
4.1.3 生化试剂、酶 | 第53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53-56页 |
4.2.1 马铃薯培养与试管薯诱导 | 第53-54页 |
4.2.2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 | 第54页 |
4.2.3 马铃薯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| 第54-55页 |
4.2.4 转基因植株qRT-PCR表达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2.5 数据分析 | 第56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6-62页 |
4.3.1 马铃薯试管苗和试管薯的诱导 | 第56页 |
4.3.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茎段和试管薯遗传转化 | 第56-57页 |
4.3.3 马铃薯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| 第57-58页 |
4.3.4 转基因试管苗的qRT-PCR检测 | 第58-61页 |
4.3.5 qRT-PCR分析转基因试管苗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| 第61-62页 |
4.4 讨论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StCPD基因过表达对马铃薯干旱胁迫的响应 | 第64-73页 |
5.1 实验器材 | 第64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64-65页 |
5.2.1 马铃薯试管苗转接 | 第64页 |
5.2.2 模拟干旱胁迫处理 | 第64页 |
5.2.3 马铃薯植株的qRT-PCR检测 | 第64-65页 |
5.2.4 马铃薯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| 第65页 |
5.2.5 表型分析 | 第65页 |
5.2.6 数据分析 | 第65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65-72页 |
5.3.1 转基因试管苗的qRT-PCR检测 | 第65-66页 |
5.3.2 马铃薯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| 第66-69页 |
5.3.3 转基因马铃薯植株抗氧化物酶活性比较 | 第69-71页 |
5.3.4 干旱胁迫对转StCPD基因马铃薯植株表型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5.4 讨论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St DWF4基因过表达对马铃薯盐胁迫的响应 | 第73-83页 |
6.1 实验材料 | 第73页 |
6.2 实验方法 | 第73-74页 |
6.2.1 马铃薯试管苗转接 | 第73页 |
6.2.2 模拟盐胁迫处理 | 第73页 |
6.2.3 马铃薯植株的qRT-PCR检测 | 第73页 |
6.2.4 马铃薯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| 第73-74页 |
6.2.5 马铃薯植株的表型分析 | 第74页 |
6.2.6 数据分析 | 第74页 |
6.3 结果与分析 | 第74-81页 |
6.3.1 转基因试管苗的qRT-PCR检测 | 第74-75页 |
6.3.2 马铃薯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| 第75-78页 |
6.3.3 抗氧化物酶活性比较 | 第78-80页 |
6.3.4 盐胁迫对转StDWF4基因马铃薯植株表型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6.4 讨论 | 第81-83页 |
第七章 StCPD基因干扰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| 第83-93页 |
7.1 材料 | 第83页 |
7.2 方法 | 第83-87页 |
7.2.1 人工microRNA的分子设计及克隆 | 第83-85页 |
7.2.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| 第85-86页 |
7.2.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茎段和薯片遗传转化 | 第86页 |
7.2.4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| 第86页 |
7.2.5 转基因植株qRT-PCR表达分析 | 第86-87页 |
7.2.6 马铃薯植株的表型分析 | 第87页 |
7.2.7 数据分析 | 第87页 |
7.3 结果与分析 | 第87-91页 |
7.3.1 马铃薯pRS-CPD-Ri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87-89页 |
7.3.2 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的PCR检测 | 第89-90页 |
7.3.3 转基因试管苗的qRT-PCR检测 | 第90页 |
7.3.4 StCPD基因在马铃薯中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| 第90-91页 |
7.3.5 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表型分析 | 第91页 |
7.4 讨论 | 第91-93页 |
第八章 StCPD基因干扰表达对马铃薯干旱胁迫的响应 | 第93-98页 |
8.1 实验材料 | 第93页 |
8.2 实验方法 | 第93-94页 |
8.2.1 马铃薯试管苗转接 | 第93页 |
8.2.2 模拟干旱胁迫处理 | 第93页 |
8.2.3 马铃薯植株的qRT-PCR检测 | 第93页 |
8.2.4 马铃薯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| 第93页 |
8.2.5 表型分析 | 第93页 |
8.2.6 数据分析 | 第93-94页 |
8.3 结果与分析 | 第94-96页 |
8.3.1 转基因试管苗的qRT-PCR检测 | 第94页 |
8.3.2 马铃薯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| 第94-96页 |
8.3.3 干旱胁迫对StCPD基因干扰表达马铃薯植株表型的影响 | 第96页 |
8.4 讨论 | 第96-97页 |
8.5 展望 | 第97-98页 |
全文结论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14页 |
附录ⅠGenBank中StCPD基因信息 | 第114-116页 |
附录ⅡGenBank中StDWF4基因信息 | 第116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-119页 |
作者介绍 | 第119-120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20-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