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氧化铁、石墨烯复合物的光催化与吸附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纳米材料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1.2 α-Fe_2O_3纳米材料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机染料污染物的危害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α-Fe_2O_3光催化材料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α-Fe_2O_3光催化原理第15-16页
    1.3 Fe_3O_4纳米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重金属铬离子的危害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Fe_3O_4纳米材料的性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Fe_3O_4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7页
    1.4 石墨烯材料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石墨烯材料的特性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石墨烯材料的应用第19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0页
第二章 不同形貌 α-Fe_2O_3纳米颗粒的光催化、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0-37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化学试剂及实验器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纺锤形纳米 α-Fe_2O_3的制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棒状纳米 α-Fe_2O_3的制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斜六面体纳米 α-Fe_2O_3的制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米粒状纳米 α-Fe_2O_3的制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光催化测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电化学测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表征第24页
    2.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射线衍射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透射电镜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化学测试结果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甲基橙溶液浓度的计算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光降解实验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光降解反应机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H_2O_2的浓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α-Fe_2O_3的循环稳定性第34-3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三章 α-Fe_2O_3/RGO复合物的光催化、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7-54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7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化学试剂及实验器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斜六面体 α-Fe_2O_3的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米粒状纳米 α-Fe_2O_3的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斜六面体 α-Fe_2O_3/RGO复合物的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米粒状纳米 α-Fe_2O_3/RGO复合物的制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光催化测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电化学测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表征第41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射线衍射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透射电镜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光学性质表征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电化学测试结果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光降解实验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光降解反应机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α-Fe_2O_3/RGO复合光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第52-5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四章 CTAB修饰的Fe_3O_4及其石墨烯复合物对K_2CrO_4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4-71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54-56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化学试剂及实验器材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磁性颗粒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不同配比Fe_3O_4/RG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吸附试验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表征第58-5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9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X射线衍射分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透射电镜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K_2CrO_4溶液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接触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Fe_3O_4与RGO的复合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循环使用性能第67-6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结论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0页
在学期间的科技成果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厌氧发酵液理化性质的快速检测研究
下一篇: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伴脊柱侧凸的影像学特征及在钉-棒系统的基础上放置横连对低龄儿童的椎管发育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