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1.1 景区水环境问题凸显 | 第15页 |
1.1.2 景区水环境研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 | 第15-16页 |
1.1.3 水足迹模型是旅游地水资源消耗定量测度的重要方法 | 第16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.1 文献分析法 | 第19页 |
1.4.2 实地调查法 | 第19页 |
1.4.3 实证分析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| 第20-34页 |
2.1 水足迹基本概念 | 第20-24页 |
2.2 水足迹模型简介 | 第24-26页 |
2.3 国外水足迹研究 | 第26-29页 |
2.3.1 不同尺度 | 第26-28页 |
2.3.2 方法改进 | 第28-29页 |
2.3.3 水足迹评估 | 第29页 |
2.4 国内水足迹研究 | 第29-33页 |
2.4.1 方法论述 | 第30页 |
2.4.2 区域尺度 | 第30-32页 |
2.4.3 产品尺度 | 第32页 |
2.4.4 影响因素 | 第32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旅游水足迹的概念与模型 | 第34-40页 |
3.1 旅游水足迹的概念 | 第34-35页 |
3.2 旅游水足迹测度模型 | 第35-36页 |
3.3 黄山风景区旅游水足迹测度模型 | 第36-39页 |
3.3.1 研究区概况 | 第36-38页 |
3.3.2 研究区旅游水足迹测度模型 | 第38页 |
3.3.3 数据来源 | 第38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黄山风景区旅游水足迹的结构分析 | 第40-49页 |
4.1 总量分析 | 第40页 |
4.2 部门结构分析 | 第40-46页 |
4.2.1 旅游餐饮水足迹 | 第41-42页 |
4.2.2 旅游住宿水足迹 | 第42-43页 |
4.2.3 旅游交通水足迹 | 第43-44页 |
4.2.4 旅游管理水足迹 | 第44-45页 |
4.2.5 旅游废水水足迹 | 第45-46页 |
4.3 空间结构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 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黄山风景区旅游水足迹动态分析 | 第49-59页 |
5.1 2010-2012年分月旅游水足迹计算 | 第49-51页 |
5.2 旅游水足迹动态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2.1 总体动态分析 | 第51页 |
5.2.2 虚拟水进口动态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3 水资源供需及效率评价 | 第52-55页 |
5.3.1 旅游水资源自给率 | 第52-54页 |
5.3.2 旅游水资源匮乏度 | 第54-55页 |
5.3.3 旅游水足迹强度 | 第55页 |
5.4 旅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| 第55-58页 |
5.4.1 提高实体水利用效率 | 第55-56页 |
5.4.2 降低虚拟水使用量 | 第56-57页 |
5.4.3 加强水污染治理 | 第57-5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9-60页 |
6.2 研究创新点 | 第60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附录一 | 第67-69页 |
附录二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