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测绘学论文--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论文--测绘遥感技术论文

电离层对星载SAR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及校正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星载SAR的发展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离层的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电离层对星载SAR影响及校正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3-15页
第二章 电离层物理特性分析第15-31页
    2.1 电离层简介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电离层分层结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电离层模式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电离层重要物理参数第17-19页
    2.2 IRI2012模式和GIM模式在中国区域的时空变化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空间变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周日变化和季节依赖性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周年变化和半年变化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长期变化第22-23页
    2.3 中国区域TEC扰动事件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TEC扰动事件的确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太阳耀斑与中国区域TEC扰动的相关性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地磁暴与中国区域TEC扰动的相关性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2.4 电离层高时空分辨率模式生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于IGS的时空关联内插电离层模式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基于GNSS的多项式拟合模式第3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电离层对星载SAR立体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及校正第31-51页
    3.1 考虑电离层效应的SAR成像模型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型原理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型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2 星载SAR立体定位原理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SAR图像立体定位模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R-D模型立体定位流程第37-38页
    3.3 星载SAR立体定位精度的电离层效应及校正算法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星载SAR立体定位精度的电离层效应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校正算法第39-44页
    3.4 不同波段星载SAR立体定位精度的仿真影响和校正实验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实验数据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实验流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电离层对星载InSAR测高精度的影响分析及校正第51-62页
    4.1 星载InSAR生成DEM的工作原理第51-52页
    4.2 星载InSAR测高的电离层效应及校正算法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InSAR测高的电离层效应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相干阈值自适应与基线估计联合校正法第53-56页
    4.3 L波段星载InSAR测高精度的仿真影响与校正实验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数据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流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五章 SAR测量精度电离层效应分析与校正仿真验证系统第62-74页
    5.1 软硬件条件第62页
    5.2 数据准备情况第62-63页
    5.3 系统功能介绍及成果展示第63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离层模型模块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SAR立体定位精度的电离层效应及校正模块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InSAR测高精度的电离层效应及校正模块第71-7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作者简历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共满洲省委前期活动及历史意义
下一篇:基于注意假设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