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1 供应链金融 | 第14-15页 |
1.2.2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 | 第15-16页 |
1.2.3 述评 | 第16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6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9-21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供应链金融下的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| 第21-35页 |
2.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| 第21-27页 |
2.1.1 商业银行风险界定 | 第21-22页 |
2.1.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 | 第22-23页 |
2.1.3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| 第23-27页 |
2.2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概述 | 第27-31页 |
2.2.1 概念 | 第27-28页 |
2.2.2 参与主体 | 第28-30页 |
2.2.3 运作流程 | 第30-31页 |
2.2.4 业务特点 | 第31页 |
2.3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风险识别 | 第31-35页 |
2.3.1 信用风险 | 第31-33页 |
2.3.2 操作风险 | 第33页 |
2.3.3 法律风险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FB银行防范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的现状 | 第35-44页 |
3.1 FB银行防范相关风险的现状 | 第35-38页 |
3.1.1 贷前审查中的风险控制 | 第35-37页 |
3.1.2 贷款发放中的风险控制 | 第37页 |
3.1.3 贷后管理的风险控制 | 第37-38页 |
3.2 FB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3.2.1 现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不足 | 第39-40页 |
3.2.2 贷前至贷后人事组织结构的搭建不够专业 | 第40-42页 |
3.2.3 贷后管理中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3.2.4 供应链管理平台的缺失 | 第4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FB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改进 | 第44-56页 |
4.1 模型的选择和构建 | 第44-45页 |
4.2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45-54页 |
4.2.1 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| 第46-48页 |
4.2.2 样本数据来源和使用软件 | 第48-49页 |
4.2.3 logistic模型回归模拟 | 第49-53页 |
4.2.4 实证研究结论 | 第53-5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FB银行防范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的优化建议 | 第56-60页 |
5.1 供应链管理平台系统的开发建设 | 第56-57页 |
5.2 建立垂直化管理的专业团队 | 第57-58页 |
5.3 完善贷中贷后内部管理制度 | 第58-60页 |
结束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