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幸福感相关性研究--以西安市为例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导论 | 第12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1 快速城市化顺利发展的困局 | 第12页 |
1.1.2 提升幸福感的诉求 | 第12-13页 |
1.1.3 新人文地理学思潮的转向 | 第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4页 |
1.3 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安排 | 第16-18页 |
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8-29页 |
2.1 城市融入研究进展 | 第18-21页 |
2.1.1 国外社会融合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2.1.2 国内城市融入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2.2 幸福感研究进展 | 第21-24页 |
2.2.1 幸福感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2.2 国外幸福感研究进展 | 第22页 |
2.2.3 国内幸福感研究进展 | 第22-24页 |
2.3 农民工幸福感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2.3.1 国外移民幸福感研究进展 | 第24页 |
2.3.2 国内农民工幸福感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2.4 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幸福感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2.4.1 国外移民社会融合与幸福感的关系 | 第25页 |
2.4.2 国内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幸福感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2.5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6-28页 |
2.5.1 农民工 | 第26-27页 |
2.5.2 幸福感 | 第27页 |
2.5.3 城市融入 | 第27-28页 |
2.6 理论基础 | 第28-29页 |
2.6.1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 | 第28页 |
2.6.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8-29页 |
3 农民工城市融入、幸福感的现状 | 第29-50页 |
3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9页 |
3.2 研究设计 | 第29-35页 |
3.2.1 研究模型 | 第29-31页 |
3.2.2 变量选取 | 第31-35页 |
3.2.3 数据来源 | 第35页 |
3.3 问卷的信度、效度检验 | 第35-37页 |
3.3.1 信度检验 | 第35-36页 |
3.3.2 效度检验 | 第36-37页 |
3.4 样本数据描述 | 第37-38页 |
3.5 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 | 第38-43页 |
3.5.1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8-39页 |
3.5.2 农民工个人特征对城市融入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3.6 农民工幸福感现状 | 第43-50页 |
3.6.1 农民工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3-44页 |
3.6.2 农民工个体特征对幸福感的影响 | 第44-50页 |
4 农民工城市融入、幸福感的空间特征 | 第50-58页 |
4.1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空间特征 | 第50-54页 |
4.1.1 数据分析 | 第50-53页 |
4.1.2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空间特征 | 第53-54页 |
4.2 农民工幸福感的空间特征 | 第54-58页 |
4.2.1 数据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2.2 农民工幸福感的空间特征 | 第56-58页 |
5 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幸福感的相关性 | 第58-64页 |
5.1 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幸福感的相关性 | 第58-59页 |
5.2 农民工城市融入各维度与幸福感的相关性 | 第59-60页 |
5.3 农民工城市融入各维度与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4 对策建议 | 第62-64页 |
5.4.1 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质量 | 第62页 |
5.4.2 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| 第62页 |
5.4.3 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| 第62页 |
5.4.4 减少对农民工的心理排斥 | 第62-63页 |
5.4.5 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 | 第63-64页 |
6 结论与讨论 | 第64-67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64-65页 |
6.2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65-66页 |
6.3 研究不足 | 第66页 |
6.4 研究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6页 |
附录一 调查问卷 | 第76-78页 |
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