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各种发电论文--太阳能发电论文

3-RPS并联机构在追日光伏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1.2 太阳能跟踪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3-RPS机构的引入第13-14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1.6 论文的结构第16-17页
2 追日型光伏支架的设计第17-26页
    2.1 设计依据与技术指标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保山地区主要气象条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其他气象条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太阳能资源综合评述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太阳运行轨迹的描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赤纬角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太阳高度角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太阳方位角第20页
    2.3 追日型光伏支架结构设计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光伏组件的选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组件支撑的选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模型的简化第23页
    2.4 跟踪控制系统的组成第23-25页
    2.5 本章总结第25-26页
3 空间 3-RPS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第26-4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6页
    3.2 位置和姿态的表示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位置的描述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方位的描述(XYZ欧拉角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位姿的描述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坐标变换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并联机构的结构及约束方程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并联机器人的结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并联机构的约束方程第31-33页
    3.4 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础知识的叙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球副中心的速度与加速度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液压缸的速度与加速度第35-36页
    3.5 并联机构运动学的MATLAB仿真第36-39页
    3.6 本章总结第39-40页
4 空间 3-RPS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第40-50页
    4.1 机器人动力学概述第40页
    4.2 几种常用动力学方程的比较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牛顿-欧拉方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拉格朗日方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凯恩方程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动力学方程的选择第45页
    4.3 动平台的动力学模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上平台的广义力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液压缸的广义力第46-47页
    4.4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47-48页
    4.5 动力学方程的MATLAB求解第48-49页
    4.6 本章总结第49-50页
5 追日系统风载ADAMS仿真第50-62页
    5.1 风载数值计算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风载的概念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平均风载工程计算第51-53页
    5.2 平均风载对光伏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5.3 考虑风载情况下追日系统的仿真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ADAMS软件简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追日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建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追日系统的仿真第56-60页
    5.4 本章总结第60-62页
6 总结和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 6.1 论文总结第6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附录第67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芳香氮杂环羧酸银(Ⅰ)配合物的抗菌与抑酶活性的研究
下一篇:迪特·兰姆斯设计理念与风格研究--“少,但更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