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河北省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7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相关理论基础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研究综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外研究综述述评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基本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第20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0-22页
2 河北省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2-29页
    2.1 河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概况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河北省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贷业务流程设计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用评级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贷款定价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风险监控体系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河北省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银行内部存在的问题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第28-29页
3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第29-35页
    3.1 格莱珉银行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格莱珉银行的基本概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成功的经验借鉴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基本概况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成功的经验借鉴第33-35页
4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5-46页
    4.1 方法的选择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层次分析法及步骤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步骤第36-37页
    4.2 模型的建立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集成机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选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第38-44页
    4.3 模糊综合评价第44-46页
5 建议第46-54页
    5.1 增强村镇银行内控机制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立高效的贷款管理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信用评级方法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发展多样化创新信贷产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提高员工素质及村镇银行品牌效应第48-49页
    5.2 改善外部环境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实行差别化监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构建全面的农村信用体系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探索新型信贷抵押方式-“三权”抵押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加大政府扶持第52-54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可延期债券定价研究
下一篇:甘肃省文化衍生品开发的资本支持渠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