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小波变换轮廓术研究
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1.1 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技术概述 | 第10-12页 |
| 1.1.1 被动三维面形测量技术 | 第10-11页 |
| 1.1.2 主动三维面形测量技术 | 第11-12页 |
| 1.2 常用的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技术 | 第12-16页 |
| 1.2.1 飞行时间法 | 第12页 |
| 1.2.2 激光三角测量法 | 第12-13页 |
| 1.2.3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| 第13-14页 |
| 1.2.4 相位测量轮廓术 | 第14页 |
| 1.2.5 小波变换轮廓术 | 第14-16页 |
| 1.3 小波变换轮廓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| 第16-18页 |
| 1.3.1 小波变换轮廓术的处理效率 | 第16-17页 |
| 1.3.2 小波脊提取 | 第17页 |
| 1.3.3 相位展开 | 第17-18页 |
| 1.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2 二维小波变换轮廓术 | 第20-30页 |
| 2.1 基于面结构光投影的三维面形测量系统 | 第20页 |
| 2.2 二维连续小波变换 | 第20-22页 |
| 2.3 小波脊提取 | 第22-25页 |
| 2.4 相位展开 | 第25-27页 |
| 2.5 相位高度映射 | 第27-29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3 二维小波变换轮廓术优化研究 | 第30-50页 |
| 3.1 二维连续小波变换参数优化 | 第30-37页 |
| 3.1.1 基本原理 | 第30-34页 |
| 3.1.2 计算机仿真 | 第34-37页 |
| 3.2 基于代价函数的小波脊提取方法 | 第37-46页 |
| 3.2.1 基本原理 | 第37-41页 |
| 3.2.2 计算机仿真 | 第41-46页 |
| 3.3 基于质量引导法的相位展开方法 | 第46-49页 |
| 3.3.1 基本原理 | 第46-48页 |
| 3.3.2 计算机仿真 | 第48-49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4 二维小波变换轮廓术测量速度与精度分析 | 第50-62页 |
| 4.1 二维小波变换轮廓术测量速度分析 | 第50-53页 |
| 4.1.1 选择参数以及算法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4.1.2 图像分辨率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| 4.2 二维小波变换轮廓术测量精度分析 | 第53-58页 |
| 4.2.1 背景噪声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| 4.2.2 图象分辨率以及物体面形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| 4.3 实际物体的测量 | 第58-61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5 总结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70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