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核壳纳米线和纳米管的制备机理及磁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37页
    1.1 纳米材料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纳米材料的分类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纳米材料的特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4-17页
    1.2 一维纳米材料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纳米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核壳纳米线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纳米管第18-19页
    1.3 一维磁性纳米材料第19-21页
    1.4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激光烧蚀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电弧放电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模板法第23-24页
    1.5 一维纳米材料的检测与表征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X射线衍射仪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振动样品磁强计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第30-31页
    1.6 博士论文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31-3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3-37页
第二章 重离子辐照原理及聚碳酸酯模板的辐照与蚀刻第37-5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2.2 重离子的产生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37-40页
    2.3 重离子径迹产生的原理第40-41页
    2.4 重离子径迹的应用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制备纳米材料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生物探测器与传感器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核径迹防伪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离子径迹过滤膜第45-46页
    2.5 模板的选择与辐照蚀刻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聚碳酸酯模板辐照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聚碳酸酯模板蚀刻第48-5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1-54页
第三章 Cu/Ni核壳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磁性研究第54-8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4-55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3.3 Cu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模板的制备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装置及沉积机理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u纳米线的SEM和TEM表征第58-60页
    3.4 Cu/Ni核壳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第二次蚀刻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Ni壳层的沉积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Cu/Ni核壳纳米线的SEM表征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Cu/Ni核壳纳米线的EDX和XRD表征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Cu/Ni核壳纳米线的TEM表征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不同Ni壳厚度Cu/Ni核壳纳米线的制备第65-68页
    3.5 磁性测量结果及讨论第68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磁学理论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测量结果及讨论第72-7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8-80页
第四章 Ni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磁性研究第80-9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0-81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及结果表征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方法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Ni纳米管的SEM和TEM表征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Ni纳米管的EDX和XRD表征第84-85页
    4.3 磁性测量结果及讨论第85-9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2-94页
第五章 温度和磁场角度对Ni纳米管阵列磁性的影响第94-10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4-96页
    5.2 实验方法及结果表征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方法第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Ni纳米管的SEM、TEM和XRD表征第96-98页
    5.3 磁性测量结果及讨论第98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外磁场角度对Ni纳米管磁学性质的影响第98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温度对Ni纳米管磁学性质的影响第102-10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7-109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-111页
    主要结论第109-110页
    研究展望第110-111页
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第111-112页
致谢第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应用于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的上位机软件系统
下一篇:多酚类活性物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