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化学纤维工业论文--合成纤维论文

PAN纤维直径对预氧化工艺及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关联性研究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33页
    1.1 碳纤维发展概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碳纤维的发展历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碳纤维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1.2 PAN基碳纤维的制备过程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PAN纤维的制备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PAN纤维的预氧化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PAN纤维的碳化第22-24页
    1.3 PAN基碳纤维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PAN纤维对碳纤维性能的影响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预氧化对碳纤维性能的影响第26-29页
    1.4 碳纤维的结构第29-30页
    1.5 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内容第30-33页
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33-39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PAN纤维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试剂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设备第33-34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34页
    2.3 测试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AN基碳纤维力学性能测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差热扫描量热分析(DSC)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元素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广角X射线衍射仪(WAXD)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拉曼光谱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扫描电镜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2.4 主要表征仪器及其型号列表第37-39页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9-81页
    3.1 PAN纤维分子链规整度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PAN纤维的聚集态结构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PAN纤维的热性能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活化能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本节小结第46页
    3.2 预氧化温度对PAN基碳纤维性能的影响第4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预氧化温度对PAN纤维结构的影响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预氧化温度对PAN纤维元素含量和体密度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AN纤维预氧化温度工艺探究第50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PAN纤维预氧化工艺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实验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实验数据分析讨论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4 本节小结第58-59页
    3.3 预氧化处理时间对PAN基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第5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预氧化时间对预氧化纤维结构的影响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预氧化时间对预氧化纤维密度和元素含量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预氧化温度对预氧化纤维结构的影响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预氧化时间对PAN基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预氧化时间对PAN基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预氧化时间对PAN基碳纤维结构的影响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3 预氧化时间对PAN基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本节小结第69-70页
    3.4 PAN纤维直径对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第7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直径对PAN预氧化纤维结构的影响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1 直径对PAN纤维预氧化反应程度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2 直径对PAN纤维预氧化过程中元素含量和密度的影响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直径对PAN基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1 直径对PAN基碳纤维结构的影响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2 直径对PAN基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3 直径对PAN基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本节小结第80-81页
第四章 结论第81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8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作者简介第90页
导师简介第90-91页
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1-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小企业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大金液压大连分公司CRM系统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