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绿化规划论文--绿化系统规划论文--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

基于街道活力复兴的街旁绿地规划设计研究

致谢第4-8页
摘要第8-9页
1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现代城市设计理念造成城市街道活力缺失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街旁绿地建设理论和实践滞后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1.4 研究框架第12-13页
    1.5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国外相关实践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1.6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分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国内相关实践分析第15-17页
2 街旁绿地概述第17-24页
    2.1 街旁绿地第17页
    2.2 街旁绿地分类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按所处地理位置分类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按周边用地性质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按绿地自身形式分类第20页
    2.3 街旁绿地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开放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多样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可达性第21页
    2.4 相关理论基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景观生态学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环境行为学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场所精神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城市意象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3 解读街旁绿地设计与街道活力复兴的关系第24-33页
    3.1 街道活力的解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“活力”的概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相关城市设计领域对“活力”的阐释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街道活力概念阐述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影响街道活力复兴的因素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形态因素——空间形态的破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文化因素——历史文脉的断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景观因素——景观特色的丧失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经济因素——街区经济的衰败第26-27页
    3.3 街旁绿地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形态塑造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文化传承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景观优化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经济提升第30-3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4 郑州市主城区街旁绿地分析第33-49页
    4.1 调研对象及方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调研对象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调研方法第33页
    4.2 郑州主城区街旁绿地建设现状第33-35页
    4.3 金水路街旁绿地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区位与概况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调研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总体评价第39-40页
    4.4 管城街商城路街区街旁绿地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区位与概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调研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总体评价第43-44页
    4.5 文劳路街旁绿地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区位与概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调研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总体评价第47页
    4.6 对比分析第47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5 基于街道活力复兴的街旁绿地规划设计策略第49-69页
    5.1 规划布局层次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基于人们日常需求的街旁绿地布局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基于街道景观优化的街旁绿地布局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基于街道功能协同的街旁绿地布局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基于街道生态改良的街旁绿地布局第56页
    5.2 空间设计层次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街旁绿地边界空间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基于街道活力复兴的街旁绿地边界空间设计原则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基于街道活力复兴的街旁绿地边界空间设计要点第60-63页
    5.3 景观要素层次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植被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地形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景观建筑和小品景观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城市家具第67-6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6 结语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英文摘要第73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豫南丘陵公路边坡植被垂直空间与土壤稳定性耦合关系
下一篇:河南安阳地区寺观园林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