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拐卖儿童获救后的收养问题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引言 | 第7-11页 |
| 一、被拐卖儿童的概念界定和法律地位 | 第11-15页 |
| (一) 被拐卖儿童的概念界定 | 第11-12页 |
| (二) 被拐卖儿童的法律地位 | 第12-15页 |
| 1. 被拐卖儿童是特殊的未成年人 | 第12页 |
| 2. 理论上,被拐卖儿童应当是合格的被收养人 | 第12-13页 |
| 3. 被拐卖儿童不同于其他的被收养人 | 第13-15页 |
| 二、被拐卖儿童获救后的收养前置程序——身份认定 | 第15-19页 |
| (一) 身份认定的必要性 | 第15页 |
| (二) 身份认定的程序 | 第15-17页 |
| 1. 行政主体 | 第16页 |
| 2. 身份认定的行政程序设计 | 第16-17页 |
| (三) 身份认定的后果 | 第17-19页 |
| 1. 原监护权的推定放弃 | 第17-18页 |
| 2. 国家监护的成立 | 第18页 |
| 3. 被拐卖儿童可以被合法收养 | 第18-19页 |
| 三、关于收养获救后被拐卖儿童的几个具体问题 | 第19-27页 |
| (一) 被拐卖儿童的收养概述 | 第19-20页 |
| 1. 收养被拐卖儿童的一则实例 | 第19页 |
| 2. 收养被拐卖儿童的法律特征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送养人的条件 | 第20-21页 |
| (三) 收养人的条件 | 第21-24页 |
| 1. 收养人的法定条件 | 第21页 |
| 2. 适当放宽被拐卖儿童收养人的限制条件 | 第21-22页 |
| 3. 对被拐卖儿童收养人的特殊要求 | 第22-23页 |
| 4. 收买家庭能否合法收养 | 第23-24页 |
| (四) 收养获救被拐卖儿童的程序 | 第24-26页 |
| 1. 订立收养协议 | 第24-25页 |
| 2. 办理收养登记 | 第25页 |
| 3. 发布收养公告 | 第25-26页 |
| (五) 收养的效力 | 第26-27页 |
| 1. 收养关系的无效 | 第26页 |
| 2. 收养关系的解除 | 第26-27页 |
| 四、被拐卖儿童获救后的收养制度架构 | 第27-34页 |
| (一) 增设试养期制度 | 第27-28页 |
| (二) 确立司法程序审查制度 | 第28-30页 |
| 1. 司法程序审查收养的意义 | 第28-29页 |
| 2. 司法程序审查收养条件的制度架构 | 第29-30页 |
| (三) 完善收养的监督制度 | 第30-31页 |
| 1. 监督主体 | 第30-31页 |
| 2. 监督机制 | 第31页 |
| (四) 被拐卖儿童生父母出现后的收养关系处理机制 | 第31-34页 |
| 1. 生父母出现并不当然导致收养关系的解除 | 第31-32页 |
| 2. 生父母有申请解除收养关系的权利 | 第32-33页 |
| 3. 年满10周岁被拐卖儿童的收养解除同意权 | 第33-34页 |
| 结语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| 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