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多环芳烃概述 | 第13-15页 |
1.2 土壤中多环芳烃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1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| 第15页 |
1.2.2 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及分布 | 第15-16页 |
1.2.3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修复技术 | 第16-17页 |
1.3 多环芳烃根际修复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.1 植物对多环芳烃的直接吸收和代谢 | 第17页 |
1.3.2 植物根际分泌物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消减 | 第17-18页 |
1.3.3 根际强化微生物群落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消减 | 第18页 |
1.4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性质的研究 | 第18-20页 |
2 研究目的、意义与内容 | 第20-21页 |
2.1 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20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| 第21-26页 |
3.1 实验地概况 | 第21页 |
3.2 供试材料 | 第21页 |
3.3 实验设计方案 | 第21-22页 |
3.4 研究指标测定方法 | 第22-25页 |
3.4.1 土壤多环芳烃的定量分析 | 第22页 |
3.4.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| 第22-24页 |
3.4.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(MBC)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3.5 数据处理 | 第25-26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56页 |
4.1 芘在栾树根际土壤中的消减 | 第26-29页 |
4.1.1 芘在栾树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可提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| 第26-27页 |
4.1.2 芘在栾树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降解率随时间的变化 | 第27页 |
4.1.3 讨论与小结 | 第27-29页 |
4.2 土壤pH对芘在栾树根际土中消减的响应 | 第29-32页 |
4.2.1 讨论与小结 | 第31-32页 |
4.3 土壤总有机碳对芘在栾树根际土中消减的响应 | 第32-36页 |
4.3.1 讨论与小结 | 第35-36页 |
4.4 土壤全氮对芘在栾树根际土中消减的响应 | 第36-40页 |
4.4.1 讨论与小结 | 第39-40页 |
4.5 土壤全磷对芘在栾树根际土中消减的响应 | 第40-44页 |
4.5.1 讨论与小结 | 第43-44页 |
4.6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对芘在栾树根际土中消减的响应 | 第44-48页 |
4.6.1 讨论与小结 | 第47-48页 |
4.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芘在栾树根际土中消减的响应 | 第48-52页 |
4.7.1 讨论与小结 | 第51-52页 |
4.8 芘的消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8.1 土壤中芘可提取浓度与根际土土壤性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| 第53页 |
4.8.2 土壤中芘可提取浓度与非根际土土壤性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| 第53页 |
4.8.3 讨论与小结 | 第53-56页 |
5 结论 | 第56-59页 |
5.1 芘在栾树根际土壤中的消减 | 第56页 |
5.2 土壤性质对芘修复的响应 | 第56-58页 |
5.3 芘降解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| 第58-59页 |
6 创新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9页 |
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