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3 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论文框架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分散控制系统设计 | 第15-18页 |
2.1 分散控制系统 | 第15页 |
2.2 分散控制系统结构 | 第15-16页 |
2.3 分散控制系统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4 基于QNX与ARM的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17页 |
2.5 本章总结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现场控制站硬件设计 | 第18-30页 |
3.1 现场控制站的总体设计方案 | 第18-19页 |
3.2 现场控制站核心板硬件设计 | 第19-24页 |
3.2.1 嵌入式处理器-Cortex-A8处理器 | 第20-21页 |
3.2.2 存储单元选型 | 第21-23页 |
3.2.3 核心板电源电路 | 第23页 |
3.2.4 启动模式配置电路 | 第23-24页 |
3.3 现场控制站主控底板硬件设计 | 第24-29页 |
3.3.1 CAN通讯电路设计 | 第25-26页 |
3.3.2 以太网电路设计 | 第26页 |
3.3.3 时钟电路设计 | 第26-27页 |
3.3.4 SD卡接口电路 | 第27-28页 |
3.3.5 串口电路设计 | 第28页 |
3.3.6 底板电源电路设计 | 第28-29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现场控制站硬件驱动模块设计 | 第30-58页 |
4.1 QNX操作系统移植 | 第30-33页 |
4.1.1 bootloader简介 | 第30页 |
4.1.2 NandFlash启动方式 | 第30-32页 |
4.1.3 SD卡启动方式 | 第32-33页 |
4.2 网卡驱动设计与实现 | 第33-37页 |
4.2.1 网卡驱动架构 | 第33-34页 |
4.2.2 网络驱动功能实现 | 第34-36页 |
4.2.3 网卡功能测试 | 第36-37页 |
4.3 CAN驱动设计与实现 | 第37-43页 |
4.3.1 CAN驱动架构 | 第37-38页 |
4.3.2 CAN驱动功能实现 | 第38-43页 |
4.3.3 CAN驱动功能测试 | 第43页 |
4.4 SRAM功能设计与实现 | 第43-49页 |
4.4.1 SRAM功能实现原理 | 第43-44页 |
4.4.2 SRAM安全控制器的实现 | 第44页 |
4.4.3 SRAM读写操作 | 第44-48页 |
4.4.4 SRAM功能测试 | 第48-49页 |
4.5 NandFlash设计与实现 | 第49-52页 |
4.5.1 NandFlash驱动架构 | 第49-50页 |
4.5.2 NandFlash驱动功能实现 | 第50-51页 |
4.5.3 NandFlash挂载 | 第51-52页 |
4.6 实时时钟模块驱动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5页 |
4.6.1 实时时钟模块驱动架构 | 第52页 |
4.6.2 实时时钟模块功能实现 | 第52-54页 |
4.6.3 实时时钟模块功能测试 | 第54-55页 |
4.7 串口驱动设计与实现 | 第55-57页 |
4.7.1 串口驱动架构 | 第55页 |
4.7.2 串口驱动功能实现 | 第55-56页 |
4.7.3 串口驱动测试 | 第56-57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站软件功能设计 | 第58-68页 |
5.1 现场控制站软件功能 | 第58页 |
5.2 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站软件总体架构 | 第58-63页 |
5.2.1 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站软件设计思想 | 第58-59页 |
5.2.2 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站软件设计架构 | 第59-60页 |
5.2.3 QNX6.5 下的套接字编程 | 第60-61页 |
5.2.4 分散控制系统进程编程实例 | 第61-63页 |
5.3 现场控制站软件功能实现 | 第63-6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69页 |
6.1 结论 | 第68页 |
6.2 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