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1-19页 |
一、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| 第11-13页 |
二、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3-17页 |
(一)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(二)文献数量及作者分类 | 第16-17页 |
三、论文研究难点与研究创新 | 第17-19页 |
(一)研究难点 | 第17-18页 |
(二)研究创新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论文诗之源起与界定 | 第19-33页 |
第一节 论文诗之源起 | 第20-28页 |
一、先秦:诗中论文观念的萌芽 | 第20-22页 |
二、魏晋南北朝:论文散句的发轫 | 第22-24页 |
三、唐代:论诗诗中论文诗句的增多 | 第24-26页 |
四、北宋:完整论文诗体式的确立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论文诗之界定及其与论诗诗、读书诗、论书诗之辨析 | 第28-33页 |
第二章 宋代论文诗成熟的背景探讨 | 第33-45页 |
第一节 论文诗形成的外部历史契机 | 第33-36页 |
一、国策影响下形成的崇文风尚 | 第33-34页 |
二、科举变革中催生的文学变化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论文诗成熟的内在文化动因 | 第36-45页 |
一、诗学思想之转关 | 第37-40页 |
二、文化思潮之引导 | 第40-45页 |
第三章 南宋论文诗诗人群体分析 | 第45-57页 |
第一节 朝堂词臣 | 第45-50页 |
一、文章写作风格 | 第47-48页 |
二、文章推崇旨趣 | 第48-50页 |
第二节 江西诗人 | 第50-53页 |
第三节 理学鸿儒 | 第53-57页 |
第四章 南宋论文诗的理论阐释 | 第57-75页 |
第一节 文体与功能 | 第57-64页 |
一、文体论 | 第57-62页 |
二、功能论 | 第62-64页 |
第二节 流别与史观 | 第64-70页 |
一、文脉之发展 | 第64-67页 |
二、文统之承袭 | 第67-69页 |
三、文境之追求 | 第69-70页 |
第三节 士风与文风 | 第70-75页 |
一、为文养气论 | 第70-72页 |
二、人品言文风 | 第72-75页 |
第五章 南宋论文诗的写作特点 | 第75-91页 |
第一节 樽酒论文,轻松活泼 | 第75-79页 |
第二节 点到为止,引而不发 | 第79-83页 |
第三节 情溢于辞,亦史亦文 | 第83-87页 |
第四节 引类譬喻,文心诗境 | 第87-91页 |
馀论 论文诗的价值评述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93-99页 |
附录:南宋论文诗诗目存录 | 第99-117页 |
后记 | 第117-119页 |
读研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