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

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对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塑造研究--以滁州市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文献综述第9-22页
    1.1 相关概念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山水型城市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关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研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关于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对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综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对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1.4 山水型公园绿地系统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理论基础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城市规划学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山水城市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理论第21-22页
2 引言第22-27页
    2.1 选题背景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城市形象的趋同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传统风貌的丧失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人文精神的消退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自然景观的破坏和生态意识的觉醒第23页
    2.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选题的目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选题的意义第24页
    2.3 主要研究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2.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研究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技术路线第26-27页
3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研究第27-42页
    3.1 对山水型公园绿地的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的概念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的特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的类型第28-30页
    3.2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构建要素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要素种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要素形态第31页
    3.3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结构的构建模式第31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山水型城市空间形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布局模式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级配模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布局的影响因素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建设的不足第39-40页
    3.4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认识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公园绿地系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手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公园绿地系统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认识第40-42页
4 山水型公园绿地系统对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研究第42-51页
    4.1 山水型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研究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内涵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总体定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山水型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第42-44页
    4.2 从自然景观风貌层面来塑造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保护山体原生态、营造亲近的“显山透绿”城市空间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保护水系,利用水系打造网络化生态廊道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乡土特色植被体现城市特色第45-46页
    4.3 从人工景观风貌层面来塑造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公园绿地系统呼应城市山水格局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构建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景观廊道展现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第47页
    4.4 从人文景观风貌层面来塑造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保护城市人文、历史景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景观小品体现特色景观风貌第48-49页
    4.5 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模式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以山水为主脉、建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生态廊道展示特色游憩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突出城市特色文化体系第50-51页
5 应用--滁州市公园绿地系统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第51-62页
    5.1 城市概况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地理区位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城市历史第51页
    5.2 景观风貌特征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自然景观风貌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历史赋予的重要景观风貌特征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文化资源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5.3 滁州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现状及问题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滁州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现状概况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滁州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建设不足第54-56页
    5.4 滁州市特色景观风貌定位第56页
    5.5 滁州市公园绿地系统塑造特色景观风貌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保护山水格局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滁州市市树、市花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构建公园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布局结构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景观廊道展示特色景观风貌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景观小品体现“亭文化”第60-62页
6 结论与讨论第62-6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2页
    6.2 讨论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作者简介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男足与欧洲强队进攻手段的比较研究
下一篇:少儿初学蛙泳教学中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