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2 写作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3.3 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网络消费者知情权概述 | 第16-23页 |
2.1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认定 | 第16-18页 |
2.1.1 传统消费者的认定 | 第16-17页 |
2.1.2 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的认定 | 第17-18页 |
2.2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含义与特征 | 第18-21页 |
2.2.1 消费者知情权的含义与意义 | 第18-19页 |
2.2.2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含义 | 第19-20页 |
2.2.3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境外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立法及启示 | 第23-32页 |
3.1 国际组织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| 第23-25页 |
3.1.1 欧盟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| 第23-25页 |
3.1.2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| 第25页 |
3.2 部分国家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| 第25-29页 |
3.2.1 日本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| 第25-26页 |
3.2.2 美国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 | 第26-28页 |
3.2.3 澳大利亚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| 第28-29页 |
3.3 境外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的启示 | 第29-30页 |
3.3.1 强化网络经营者的信息告知义务 | 第29页 |
3.3.2 赋予网络消费者反悔权 | 第29-3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我国侵害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的主要问题 | 第32-45页 |
4.1 侵害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 | 第32-37页 |
4.1.1 网络商品虚假宣传 | 第32-34页 |
4.1.2 网络商品信息完整性缺失 | 第34页 |
4.1.3 故意回避诚实信用义务 | 第34-36页 |
4.1.4 逃避售后服务责任 | 第36-37页 |
4.2 网络购物中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原因 | 第37-44页 |
4.2.1 互联网交易平台运营商与网络经营者缺乏诚信 | 第37-38页 |
4.2.2 相关立法上的不足 | 第38-39页 |
4.2.3 政府监管的缺失 | 第39-41页 |
4.2.4 司法救济途径狭窄 | 第41-43页 |
4.2.5 网络购物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 | 第43-4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加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对策 | 第45-60页 |
5.1 完善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知情权的立法 | 第45-51页 |
5.1.1 完善信息透明化立法 | 第45-47页 |
5.1.2 完善网络广告立法 | 第47-49页 |
5.1.3 完善消费者反悔权制度 | 第49-51页 |
5.2 加强对网络购物信息公开的监管力度 | 第51-54页 |
5.2.1 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 | 第51-52页 |
5.2.2 设立行业内部监管机构 | 第52-53页 |
5.2.3 建立大数据化的互联网交易信息监管模式 | 第53-54页 |
5.3 完善网络信息虚假的司法救济途径 | 第54-57页 |
5.3.1 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| 第54-55页 |
5.3.2 适用对网络购物知情权被侵害消费者有利的管辖原则 | 第55-57页 |
5.4 增强网络购物消费者的法律意识 | 第57-58页 |
5.4.1 增强网络消费者防范网络知情权被侵犯的意识 | 第57-58页 |
5.4.2 增强网络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知情权利的救济意识 | 第5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