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工程论文--农田水利论文--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

渠村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4-16页
第2章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概述第16-25页
    2.1 基本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水资源优化配置涵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优化配置原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优化配置目标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技术理论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水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配置模式的发展完善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资源配置的系统分析方法及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2.3 未来研究发展方向第23-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简介第25-3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5-26页
    3.2 社会经济第26-27页
    3.3 自然地理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区域位置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地形地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水文气象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农业生产第28-29页
    3.4 灌区的综合治理与引黄补源第29-3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灌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第33-7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4.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概述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概念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分类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主要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可供水量与需水量第37页
    4.3 现状水平年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现状供水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现状用水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结果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4.4 规划水平年灌区可供水量预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当地径流可利用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引黄水量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地下水可开采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污水回用水量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总可供水量预测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 4.5 规划水平年灌区需水量预测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生活需水量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农业灌溉需水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工业需水量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生态需水量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总需水量预测结果第46-47页
    4.6 灌区水资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第4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灌区水资源系统组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灌区水资源系统简化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模型的求解第56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优化配置模型的计算成果第65-70页
    4.7 规划水平年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第70-75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6-78页
    5.1 结论与主要研究成果第7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创新点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不足与展望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2-83页
致谢第83-84页
作者简介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全寿命周期对变电站二次设计管理的研究
下一篇:电气设备红外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