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光波通信、激光通信论文

基于北斗地理位置信息的可见光通信APT系统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符号对照表第11-12页
缩略语对照表第12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北斗技术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1.3 APT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7-19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论文的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9-21页
第二章 系统框架设计第21-29页
    2.1 基于北斗位置信息的可见光通信APT系统的整体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天馈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22-24页
    2.3 方案控制流程第24-26页
    2.4 CCD跟瞄方案补充及系统控制流程第26-2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节第28-29页
第三章 APT算法设计第29-41页
    3.1 基于北斗地理位置信息的APT算法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北斗接收机的定位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结合伺服机构信息进行定位辅助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WGS-84坐标转换至站心坐标系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航向角辅助计算天线指向信号第35-37页
    3.2 CCD跟瞄算法第37-4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算法误差分析第41-49页
    4.1 基于北斗地理位置信息的APT算法误差第41-44页
    4.2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 软件实现及试验第49-63页
    5.1 基于北斗地理位置信息的APT系统软件实现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北斗接收机通信软件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接收字符消息处理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数据计算及指令生成第53-54页
    5.2 CCD图像跟踪模块软件实现第54-55页
    5.3 基于北斗地理位置信息的APT算法试验验证第55-59页
    5.4 CCD跟踪算法软件验证第59-6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-65页
    6.1 全文工作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6.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9页
致谢第69-71页
作者简介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蓝刺头多糖B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
下一篇:坦布苏病毒FX2010株与rMM1775株的EDⅢ位点差异对其感染性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