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口供补强证据规则概述 | 第10-14页 |
(一) 口供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(二) 口供的特殊性 | 第11-12页 |
(三) 口供补强证据规则 | 第12-13页 |
(四) 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的价值 | 第13-14页 |
二、我国的口供补强证据规则 | 第14-19页 |
(一) 我国现行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 | 第14-17页 |
1. 对于取得程序上有瑕疵的口供如何补强 | 第14页 |
2. 口供补强证据内容的原则性说明 | 第14-15页 |
3. 我国法律中非法取得的供述绝对排除 | 第15-16页 |
4. 口供补强中对于口供的审查判断标准 | 第16-17页 |
(二) 我国现有的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制约因素 | 第17-19页 |
1. 我国口供补强规则法律规定模糊 | 第17页 |
2. 口供补强规则基本范畴的缺失 | 第17-19页 |
三、我国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与问题 | 第19-26页 |
(一) 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在侦查阶段的适用与问题 | 第19-21页 |
1. 口供补强证据在侦查阶段的适用规定 | 第19页 |
2. 其他证据收集的困难导致过分的依赖口供 | 第19-20页 |
3. 刑讯逼供在侦查的阶段难以排除 | 第20-21页 |
4. 命案必破原则导致口供补强证据规则难以适用 | 第21页 |
(二) 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在起诉阶段的适用与问题 | 第21-24页 |
1. 口供补强证据在审查起诉阶段的适用规定 | 第21-22页 |
2. 检察官对侦查机关的高度认同导致口供难以得到真正的补强 | 第22-23页 |
3. 刑讯逼供所取得的口供可靠性问题 | 第23页 |
4. 在审查起诉阶段翻供的补强及影响 | 第23-24页 |
(三) 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在审判阶段的适用与问题 | 第24-26页 |
1. 口供补强证据在审判阶段的适用规定 | 第24页 |
2. 被告人辩解在庭审中的作用小 | 第24-25页 |
3. 庭审中翻供认定的耗费司法资源过大 | 第25-26页 |
四、域外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的立法及理论 | 第26-30页 |
(一) 口供补强在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 | 第26-27页 |
1. 口供补强在大陆法系概述 | 第26页 |
2. 日本的对于口供补强相关规定 | 第26页 |
3. 台湾地区对于口供补强的相关规定 | 第26-27页 |
(二) 英美法系的立法模式 | 第27页 |
1. 英美法系补强规则的概述 | 第27页 |
2. 英国关于口供补强规则相关规定 | 第27页 |
3. 美国对于口供补强规则相关规定 | 第27页 |
(三) 庭上自白与庭外自白 | 第27-29页 |
1. 各国对庭上自白的规定 | 第28-29页 |
2. 域外对庭外自白的规定 | 第29页 |
(四) 域外立法对我国口供补强规则确定的积极作用 | 第29-30页 |
五、我国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的完善 | 第30-39页 |
(一) 侦查阶段对于口供补强的完善 | 第30-31页 |
1. 明确口供范围 | 第30页 |
2. 我国证据补强规则证明范围的确定 | 第30-31页 |
(二) 审查起诉阶段的完善 | 第31-36页 |
1. 检察机关应当对侦查机关所提交的证据尽到如实核查的义务 | 第31-32页 |
2. 对于违反法定程序所取得口供的取舍 | 第32-35页 |
3. 对于翻供,拒供、漏供,中补强证据的要排除合理怀疑 | 第35-36页 |
(三) 审判阶段的完善 | 第36-39页 |
1. 法官的职权补强设定 | 第36-37页 |
2. 口供补强规则的例外规定 | 第37-39页 |
注释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