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一、引言 | 第8-13页 |
| (一)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(二) 论文研究的目的的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 目的 | 第8页 |
| 2. 意义 | 第8-9页 |
| 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1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2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(四)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1.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| 2. 基本思路 | 第11-13页 |
| 二、相关的概念分析和理论研究 | 第13-23页 |
| (一) 动态标志 | 第13-17页 |
| 1. 动态标志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| 2. 动态标志的情感化设计需求 | 第14-17页 |
| (二)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| 第17-18页 |
| (三) 情感化设计理论研究 | 第18-23页 |
| 1. 唐纳德·诺曼情感化设计 | 第18-20页 |
| 2. 马斯洛需求 | 第20-21页 |
| 3. 格式塔心理学 | 第21-23页 |
| 三、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形象中的情感化设计的案例分析 | 第23-31页 |
| (一) 从动态标志的本能层面反映受众的情感需求——汉诺威世博会视觉形象 | 第23-26页 |
| 1.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动态形象设计的构成元素之形态变化 | 第24-25页 |
| 2.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动态形象设计的构成元素之色彩变化 | 第25页 |
| 3.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动态形象设计的构成元素之听觉体验 | 第25-26页 |
| (二) 从行为层面调动受众的情感需求—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视觉形象 | 第26-28页 |
| 1. 标志形象的独特性和识别性 | 第26-27页 |
| 2. 标志形象的视觉美感和互动体验 | 第27-28页 |
| (三) 从反思层面拓展受众的情感需求——Google品牌视觉形象 | 第28-31页 |
| 1. 促进受众的联想与想象 | 第28-29页 |
| 2. 使受众产生情感依赖 | 第29-31页 |
| 四、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中的情感化设计方法总结 | 第31-42页 |
| (一) 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方法之多维感官体验 | 第31-35页 |
| 1. 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视觉情感体验 | 第32-34页 |
| 2. 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听觉情感体验 | 第34-35页 |
| 3. 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触觉情感体验 | 第35页 |
| (二) 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方法之互动性体验 | 第35-40页 |
| 1. 动态标志在传统媒介中的动态拓展 | 第36-37页 |
| 2. 动态标志在网络媒介中的互动拓展 | 第37-38页 |
| 3. 动态标志在空间视觉中的互动拓展 | 第38-40页 |
| (三) 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情感延伸 | 第40-42页 |
| 1. 动态标志内容的动画情节化 | 第40页 |
| 2. 动态标志内容的场景情节化 | 第40-42页 |
| 五、桂林山水音乐节动态标志情感化设计的实践验证 | 第42-51页 |
| (一) 桂林山水音乐节动态标志设计的前期调研 | 第42-43页 |
| 1. 桂林山水音乐节活动背景分析 | 第42页 |
| 2. 桂林山水音乐节品牌定位 | 第42页 |
| 3. 桂林山水音乐节视觉元素提取 | 第42-43页 |
| 4. 桂林山水音乐节视觉形象设计分析 | 第43页 |
| (二) 桂林山水音乐节动态标志情感化设计 | 第43-47页 |
| 1. 桂林山水音乐节动态标志情感化设计之多维感官体验 | 第43-45页 |
| 2. 桂林山水音乐节动态标志情感化设计之互动性体验 | 第45-47页 |
| (三) 桂林山水音乐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| 第47-51页 |
| 1. 桂林山水音乐节视觉形象基础系统设计(部分示例) | 第47-49页 |
| 2. 桂林山水音乐节视觉形象应用系统设计(部分示例) | 第49-51页 |
| 结语 | 第51-52页 |
| 注释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附录 | 第55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