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呼包银榆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10-18页
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文献分析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第16-17页
    (四) 创新与不足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创新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不足第17-18页
一、呼包银榆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理论基础第18-22页
    (一) 政府间合作的内涵第18-19页
    (二) 政府间合作的理论依据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博弈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公共选择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区域经济合作失灵理论第20-22页
二、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现状第22-30页
    (一) 呼包银榆经济区的概况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呼包银榆经济区产生的背景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呼包银榆经济区的覆盖范围第23-24页
    (二) 呼包银榆经济区的特殊性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呼包银榆经济区的发展优势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呼包银榆经济区的发展劣势第26-30页
三、呼包银榆经济区政府间合作进展及阻碍因素第30-40页
    (一) 呼包银榆经济区政府间合作进展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经济区内交流频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合作产业类型丰富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 存在城市跨省合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 注意明确产业分工第33-35页
    (二) 呼包银榆经济区政府间合作的阻碍因素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合作意识淡薄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常态协调组织及协调网络缺失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 利益分配补偿及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 政府间合作法律法规的缺失第38-40页
四、国内外区域政府间合作经验借鉴第40-45页
    (一) 美国区域内政府间合作经验借鉴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成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制定一系列与政府间合作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形成围绕区域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网络第41-42页
    (二) 泛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经验借鉴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 沟通协商机制方面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利益协调机制方面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 组织协调机制方面第43-45页
五、推进呼包银榆经济区政府间合作的对策第45-52页
    (一) 培养合作意识,淡化属地观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 深化共赢意识,培养创新合作意识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树立整体意识,淡化属地观念第45-46页
    (二) 设立协调组织,赋予监督权力第46-47页
    (三) 打破行政壁垒,实现资源共享第47-48页
    (四) 建立健全利益分配及补偿机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第48-49页
    (五) 建立监督机制,完善考核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完善政府考核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(六) 统筹产业布局,分工实现互补第50页
    (七) 完善相关法律,加强协议效力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家对政府间合作的相关法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 赋予政府间合作协议相应法律地位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的法律救济第51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碳生产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