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压电场在润滑油净化中的应用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4-1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2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7页 |
1.2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 废润滑油中的水污染 | 第18-19页 |
1.3.1 废润滑油中水分的来源 | 第18页 |
1.3.2 废润滑油中水分的危害 | 第18-19页 |
1.3.3 废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| 第19页 |
1.4 废润滑油的净化脱水 | 第19-21页 |
1.4.1 废润滑油净化脱水的基本原理 | 第19-20页 |
1.4.2 废润滑油中净化脱水的常见方法 | 第20页 |
1.4.3 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技术 | 第20-21页 |
1.5 高压脉冲电场破乳技术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1.6 课题创新点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电场类型和参数对净化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| 第23-36页 |
2.1 电场类型对净化脱水效果的影响 | 第23-28页 |
2.1.1 交流电场对净化脱水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2.1.2 直流电场对净化脱水的影响 | 第25页 |
2.1.3 交流.直流电场对净化脱水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2.1.4 高压脉冲电场对净化脱水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2.2 高压脉冲电场参数对净化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 | 第28-31页 |
2.2.1 电压幅值对净化脱水的影响规律 | 第28-29页 |
2.2.2 电场频率对净化脱水的影响规律 | 第29-30页 |
2.2.3 占空比对净化脱水的影响规律 | 第30-31页 |
2.3 高压脉冲电场下净化脱水最优电场参数的计算 | 第31-3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高压电场作用下水滴动态变化的研究 | 第36-50页 |
3.1 高压电场下水滴受力分析 | 第36-41页 |
3.1.1 水滴间的静电引力 | 第36-38页 |
3.1.2 水滴运动所受阻力 | 第38-39页 |
3.1.3 水滴的内、外压力 | 第39-40页 |
3.1.4 水滴所受的重力和浮力 | 第40-41页 |
3.2 高压电场下水滴的变形 | 第41-45页 |
3.2.1 水滴间聚并破乳 | 第42-43页 |
3.2.2 水滴尖端破裂—电分散 | 第43-44页 |
3.2.3 水滴中端破裂 | 第44-45页 |
3.3 水滴的迁移运动 | 第45-48页 |
3.3.1 偶极聚结 | 第45-46页 |
3.3.2 振荡聚结 | 第46页 |
3.3.3 电泳 | 第46页 |
3.3.4 介电泳 | 第46-47页 |
3.3.5 水链 | 第47-4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4章 高压脉冲电场破乳实验 | 第50-66页 |
4.1 实验平台搭建 | 第50-55页 |
4.1.1 新型静电聚结器室内快速评价装置 | 第51-52页 |
4.1.2 高压脉冲电源 | 第52-53页 |
4.1.3 GHP80离心真空复合式净油机 | 第53-54页 |
4.1.4 散热装置 | 第54-55页 |
4.2 实验流程 | 第55-57页 |
4.3 实验结果 | 第57-60页 |
4.3.1 频率变化下的除水量和透亮时间 | 第57-58页 |
4.3.2 电压变化下的除水量和透亮时间 | 第58-60页 |
4.4 实验分析与总结 | 第60-65页 |
4.4.1 除水量与透亮时间 | 第60页 |
4.4.2 频率变化对除水量和透亮时间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4.3 电压变化对除水量和透亮时间的影响 | 第61-6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5.1 结论 | 第66-67页 |
5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| 第78-79页 |
附表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