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的建设论文--党的基层工作论文

区域化党建研究--以上海市M区为个案的案例考察

内容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一、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缘起第11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(三) 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(四)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(五) 案例选择第19-21页
二、区域化党建:契合当前社会结构的党建新模式第21-34页
    (一) 党建模式的发展与创新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单位党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区党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 区域化党建第23-24页
    (二) 区域化党建的兴起背景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会问题突出的要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第26-27页
    (三) 区域化党建的基本要素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目标指向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主要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功能定位第30-34页
三、M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考察第34-49页
    (一) 历程与现状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发展历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参与主体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 组织架构第36-38页
    (二) 具体运作第38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平台搭建:服务百姓与方法创新相结合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 队伍建设:动态管理与业务提升相结合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 项目开展:问题导向与多方联动相结合第43-49页
四、M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第49-52页
    (一) 密切党群关系,提升服务能级第49-50页
    (二) 拓展治理主体,推动社区共治第50页
    (三) 丰富治理资源,实现资源共享第50-52页
五、M区区域化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52-62页
    (一) 存在问题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1. 队伍能力弱化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 项目开展受阻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 成员单位参与积极性低第57-58页
    (二) 原因分析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1. 传统党建行政化的困境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2. 成员组织信任的缺失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基层治理主体的固化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 民众公共精神的淡薄第60-62页
六、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第62-74页
    (一) 转变观念,树立统筹协调的区域化党建服务理念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1. 提升对区域化党建重要性的认识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树立统筹协调的区域理念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 树立志愿服务的理念第63-64页
    (二) 完善制度,探索规范科学的区域化党建运行模式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1. 落实权责划分制度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完善激励保障制度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深化考核评估制度第66-67页
    (三) 拓展主体,构建多方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共治格局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培养专业的党建干部队伍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 引导"两新"组织参与区域建设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第70-71页
    (四) 创新载体,打造灵活多样的区域化党建共享平台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开展丰富新颖的区域活动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建立与维护信息化平台第72-74页
结语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1页
附录第81-90页
后记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二五”计划时期上海劳动力支援全国研究
下一篇:磺酸基团功能化的多孔碳纳米球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