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(一)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(二) 学术回顾 | 第9-16页 |
1. 以"上海支援全国"为主体研究 | 第10-12页 |
2. 以劳动人口管理或职工外迁为主体研究 | 第12-13页 |
3. 以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为主体研究 | 第13-15页 |
4. 本文创新和不足 | 第15-16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(四) 概念界定 | 第16-19页 |
一、"二五"计划时期上海劳动力支援全国的背景 | 第19-31页 |
(一) 国家工业布局与上海发展互动 | 第19-22页 |
(二) "大跃进"造成劳动力管理混乱 | 第22-26页 |
(三) 残余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需要 | 第26-31页 |
二、"二五"计划时期上海劳动力支援全国的类型 | 第31-43页 |
(一) 技术型支援 | 第31-34页 |
(二) 余缺平衡型支援 | 第34-37页 |
(三) 安置型支援 | 第37-43页 |
三、"二五"计划时期上海劳动力支援全国的政治动员 | 第43-59页 |
(一) 政治动员的主体 | 第43-47页 |
(二) 政治动员的客体 | 第47-49页 |
(三) 政治动员的方式 | 第49-59页 |
1. 党委领导,政治挂帅 | 第49-51页 |
2. 统一思想,宣传动员 | 第51-54页 |
3. 深入细致的排队摸底 | 第54-57页 |
4. 持续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 | 第57-59页 |
四、"二五"计划时期上海劳动力支援全国的效果和教训 | 第59-67页 |
(一) 二五"计划时期上海劳动力支援全国的效果 | 第59-64页 |
1. 暂时地解决了劳动力浪费现象 | 第59-61页 |
2. 完成残余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| 第61-63页 |
3. 为工业化建设带来两地双赢效益 | 第63-64页 |
(二) "二五"计划时期上海劳动力支援全国的教训 | 第64-67页 |
1. 劳动力支援避免过度行政化 | 第65-66页 |
2. 政治动员注重宏观战略性 | 第66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6页 |
后记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