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动力电池分段智能充电策略研究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充电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恒流恒压充电及其改进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脉冲充电及其改进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正弦纹波电流充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恒极化电压充电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充电经验公式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基于模型的充电优化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7 锂离子电池充电方法研究现状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二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特性及建模第19-29页
    2.1 锂离子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锂离子电池结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9-22页
    2.2 锂离子电池特性测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静态容量测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HPPC充电测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不同倍率的充放电测试第23-24页
    2.3 锂离子电池模型建立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型参数辨识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模型的实现与验证第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脉冲充电和多段恒流充电第29-41页
    3.1 恒流恒压充电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CCCV充电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恒流恒压充电实验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结果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多段恒流充电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多段恒流充电理论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MCC与CCCV充电对比实验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结果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3 脉冲充电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脉冲充电理论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脉冲充电实验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交流阻抗最小原理分析第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分段智能充电策略第41-51页
    4.1 锂离子电池能耗模型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锂离子电池能耗模型的建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锂离子电池能耗模型在matlab中的实现和应用第42-43页
    4.2 遗传算法及其应用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遗传算法基本步骤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充电问题编码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目标函数和适应度函数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选择、交叉和变异第45-46页
    4.3 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分段方式优化对比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电池参数优化对比第47页
    4.4 充电实验验证第47-4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五章 基于田口方法的分段恒流充电策略第51-59页
    5.1 无析锂快速充电理论第51-54页
    5.2 田口方法及其应用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田口方法概述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正交表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田口充电实验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价值函数第56-57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致谢第66-6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第68-69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
下一篇:智能复合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