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证人作证制度概述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证人作证制度的基本概念 | 第11-14页 |
一、证人 | 第11-12页 |
二、证人证言 | 第12-13页 |
三、证人作证 | 第13页 |
四、证人作证制度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公民遵守证人作证制度规范的伦理义务来源 | 第14-21页 |
一、良善的证人作证制度规范——守法的前提 | 第14-17页 |
二、公民对证人作证制度制裁规范的畏惧——守法的保障 | 第17-18页 |
三、证人作证制度规范的公民品德养成——守法的根本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证人作证制度的伦理维度 | 第21-32页 |
第一节 证人的良心守护 | 第21-23页 |
一、证人的良心满足 | 第21-22页 |
二、证人的良心谴责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证人证言形成过程的道德要求 | 第23-25页 |
一、认识过程的道德觉悟 | 第23-24页 |
二、证明过程的道德自律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证人作证行为的诚信原则 | 第25-29页 |
一、证人作证行为本身的利弊权衡 | 第25-27页 |
二、证人作证行为的诚信规制 | 第27-29页 |
第四节 证人作证制度的公正性设计 | 第29-32页 |
一、证人作证制度的公正性导向 | 第29-30页 |
二、证人作证制度的公正性维护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我国现行证人作证制度的伦理缺陷及其探因 | 第32-41页 |
第一节 我国现行证人作证制度及其缺陷 | 第32-35页 |
一、我国现行证人作证制度的基本概况 | 第32-34页 |
二、我国现行证人作证制度的缺陷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我国现行证人作证制度缺陷的伦理探因 | 第35-41页 |
一、人性关怀的不足 | 第35-37页 |
二、道德要求的欠缺 | 第37-39页 |
三、权利与义务的失衡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国外证人作证制度的考察及借鉴 | 第41-53页 |
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人作证制度 | 第41-44页 |
一、证人的义务 | 第41-43页 |
二、证人的权利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证人作证制度 | 第44-48页 |
一、证人的义务 | 第44-46页 |
二、证人的权利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两大法系证人作证制度立法经验的总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节 国外证人作证制度的伦理评析及借鉴 | 第49-53页 |
一、正义伦理 | 第49-50页 |
二、契约伦理 | 第50-51页 |
三、人道伦理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证人作证制度完善的伦理思考 | 第53-66页 |
第一节 建立证人作证制度的道德约束机制 | 第53-56页 |
一、确立公民的道德教育机制 | 第53-54页 |
二、建立唤醒证人良心觉悟的机制 | 第54-55页 |
三、建立对证人作证的道德制约机制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建立、完善证人作证制度的法律规制 | 第56-60页 |
一、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规范 | 第56-58页 |
二、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程序 | 第58-60页 |
第三节 补强证人作证制度的配套制度 | 第60-66页 |
一、补建证人拒绝作证制度 | 第60-61页 |
二、强化证人保护制度 | 第61-63页 |
三、完善证人经济补偿制度 | 第63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