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MO系统中提高天线隔离度的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1.3 本文的组织安排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天线基础知识概述 | 第17-25页 |
| 2.1 MIMO技术概述 | 第17-19页 |
| 2.1.1 MIMO技术原理 | 第17-18页 |
| 2.1.2 MIMO技术特点 | 第18-19页 |
| 2.2 天线技术概述 | 第19-24页 |
| 2.2.1 天线的主要功能 | 第19页 |
| 2.2.2 天线的辐射原理 | 第19-21页 |
| 2.2.3 天线的特性参数 | 第21-24页 |
| 2.3 MIMO天线设计要求 | 第24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天线的耦合以及解耦分析 | 第25-41页 |
| 3.1 天线间的互耦以及互耦对天线的影响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3.1.1 天线间的互耦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3.1.2 互耦对天线的影响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3.2 天线互耦分析方法 | 第27-29页 |
| 3.3 天线解耦原理 | 第29-40页 |
| 3.3.1 解耦网络基本模型 | 第30-31页 |
| 3.3.2 双单元天线的解耦分析 | 第31-40页 |
| 3.3.2.1 双单元天线的单频解耦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3.3.2.2 双单元天线的双频解耦分析 | 第35-40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四章 中和线解耦 | 第41-55页 |
| 4.1 中和线在提高天线隔离度中的应用 | 第41-49页 |
| 4.1.1 双频对称天线的设计 | 第41-42页 |
| 4.1.2 双频移相网络的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4.1.3 中和线解耦原理推导 | 第43-45页 |
| 4.1.4 匹配网络的设计 | 第45-49页 |
| 4.2 中和线解耦的天线加工测试 | 第49-54页 |
| 4.2.1 中和线解耦原理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4.2.2 天线性能测试 | 第51-54页 |
| 4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五章 谐振器解耦 | 第55-80页 |
| 5.1 双谐振器解耦原理分析 | 第55-59页 |
| 5.2 双谐振器在提高天线隔离度中的应用 | 第59-67页 |
| 5.2.1 双频对称天线的设计 | 第59-60页 |
| 5.2.2 双频移相网络的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5.2.3 开口谐振环组成的解耦网络分析 | 第62-65页 |
| 5.2.4 匹配网络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5.3 双谐振器在提高天线隔离度中的应用 | 第67-71页 |
| 5.3.1 双谐振器解耦原理分析 | 第68-69页 |
| 5.3.2 天线性能测试 | 第69-71页 |
| 5.4 环形谐振器在提高天线隔离度中的应用 | 第71-75页 |
| 5.5 带有环形谐振器的天线加工测试 | 第75-79页 |
| 5.5.1 环形谐振器解耦原理分析 | 第76-77页 |
| 5.5.2 天线性能测试 | 第77-79页 |
| 5.6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3-8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