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上肢助力外骨骼设计与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外骨骼效能评估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4-15页
2 上肢助力外骨骼总体技术方案设计第15-23页
    2.1 人体上肢结构与运动机理分析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人体上肢结构分析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上肢外骨骼自由度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2.2 驱动方案分析第18页
    2.3 传动方案设计第18-19页
    2.4 传感系统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传感器元件选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传感器布置第20页
    2.5 控制策略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2.6 电源系统分析第2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1-23页
3 上肢助力外骨骼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第23-34页
    3.1 上肢外骨骼设计要求第23页
    3.2 外骨骼主体尺寸及运动范围确定第23-24页
    3.3 机械结构设计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外骨骼各关节与手臂部分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背部支撑结构及伺服驱动系统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末端负载接口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3.4 关键零部件设计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钢丝绳的选型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电机、减速器初选型计算第28页
    3.5 上肢外骨骼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结构强度校核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第31-3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4 上肢助力外骨骼运动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第34-47页
    4.1 基于运动捕捉系统的人体上肢搬移托举动作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人体上肢搬移托举实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搬移托举动作人体特征角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2 运动学分析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建立外骨骼D-H模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运动学正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运动学逆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运动空间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4.3 动力学理论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拉格朗日方程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动力学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4.4 基于虚拟样机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46-47页
5 上肢助力外骨骼样机研制与实验研究第47-51页
    5.1 样机的研制与实验平台的搭建第47页
    5.2 负重能力测试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5.3 助力性能测试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50-51页
6 上肢助力外骨骼效能评估研究第51-61页
    6.1 效能评估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6.2 助力外骨骼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指标定义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基于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确定第55-56页
    6.3 实例评估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实例评估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例评估第58-60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7 总结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61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1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附录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农村环境垃圾监测信息处理系统研究
下一篇:不同硬度30CrMnSiNi2A钢动态本构与损伤参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