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财政支出论文

民生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研究--基于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导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、目的以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、思路以及内容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思路框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国外相关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国内相关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国外相关研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国内相关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以及不足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创新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的不足第17-20页
第二章 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相关定义和理论第20-30页
    2.1 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定义及分类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民生性财政支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居民消费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相关理论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财政支出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政府财政支出扩张法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居民消费理论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绝对收入假说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永久性收入假说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生命周期假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相对收入假说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5 预防性储蓄假说第27页
    2.3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理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巴罗-李嘉图等价定理—古典主义学派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凯恩斯的政策乘数理论—凯恩斯主义学派第28-30页
第三章 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机制第30-38页
    3.1 收入机制第30-34页
    3.2 预防性储蓄机制第34-36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四章 西部地区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4.1 西部地区特点第38-39页
    4.2 西部地区民生性财政支出现状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4.3 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现状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五章 西部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第46-64页
    5.1 计量模型构建以及数据选取和处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自变量的选取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因变量选取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控制变量的选取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计量模型第47页
    5.2 实证分析第4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民生性财政支出对西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1 单位根检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2 协整检验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3 Hausman检验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4 回归分析及模型解释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1 单位根检验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2 协整检验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3 Hausman检验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4 回归分析及模型解释第60-61页
    5.3 实证结果第61-6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六章 结论以及政策建议第64-68页
    6.1 本文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6.2 政策建议第65-66页
    6.3 拓展研究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陕西省农业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研究
下一篇:产融结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