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2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(一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(二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6-17页 |
三、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一)技术路线 | 第17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四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| 第18-20页 |
(一)创新点 | 第18页 |
(二)不足之处 | 第18-20页 |
第一章 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20-27页 |
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相关概念 | 第20-22页 |
一、非政府组织 | 第20-21页 |
二、对外援助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理论基础 | 第22-24页 |
一、治理理论 | 第22-23页 |
二、公共责任理论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一、积极影响 | 第24-25页 |
二、消极影响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现状 | 第27-36页 |
第一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概况 | 第27-30页 |
一、境外援助的规模 | 第27-29页 |
二、境外援助的来源 | 第29-30页 |
三、境外援助的流向 | 第30页 |
第二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现状 | 第30-36页 |
一、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的法律政策环境 | 第30-32页 |
二、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的管理制度 | 第32-36页 |
第三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6-41页 |
第一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问题 | 第36-39页 |
一、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 | 第36页 |
二、管理导向不明确 | 第36-37页 |
三、管理主体权责不明,管理没有形成合力 | 第37页 |
四、过程管理不到位 | 第37-38页 |
五、管理手段匮乏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9-41页 |
一、有效管理理念缺失 | 第39页 |
二、制度保障滞后 | 第39页 |
三、政府管理体制不合理 | 第39页 |
四、对非政府组织涉外活动发展趋势研究与关注不够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外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实践及经验 | 第41-50页 |
第一节 印度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捐赠管理实践 | 第41-45页 |
一、印度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捐赠的法律依据及其变迁 | 第41-42页 |
二、印度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捐赠管理制度 | 第42-44页 |
三、印度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捐赠管理制度的特点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美国和俄罗斯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实践 | 第45-47页 |
一、美国模式 | 第45-46页 |
二、俄罗斯模式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外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经验 | 第47-50页 |
一、从管理主体看,以政府为主导并辅以社会监督 | 第48页 |
二、从管理内容,登记管理和日常管理并重 | 第48-49页 |
三、从管理手段看,注重立法保障并严格依法管理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完善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对策建议 | 第50-57页 |
第一节 完善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的总体构想 | 第50-51页 |
一、推进立法制度创新,完善法律法规 | 第50页 |
二、明确对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的指导思想 | 第50-51页 |
第二节 完善中国非政府组织接受境外援助管理具体对策 | 第51-57页 |
一、政府主导,鼓励多元参与——管理主体 | 第51-54页 |
二、完善事前登记备案,加强事中、事后管理——管理内容 | 第54-55页 |
三、以资金账户为抓手,完善报告制,促进信息公开——管理手段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