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Abbrveiation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9页 |
·八角莲植物资源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22页 |
·八角莲的本草考证与资源分布 | 第11-13页 |
·八角莲现阶段资源状况 | 第13-14页 |
·八角莲原植物形态 | 第14-15页 |
·八角莲生药学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八角莲及八角莲属的生态学研究 | 第16页 |
·八角莲的化学成分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| 第16-21页 |
·八角莲的组织培养和人工栽培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八角莲有效成分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| 第22-30页 |
·鬼臼毒素生物合成 | 第23-29页 |
·问题与展望 | 第29-30页 |
·植物次生代谢与药材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| 第30-37页 |
·不同产地药材品质的差异 | 第31页 |
·环境因素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| 第31-35页 |
·遗传因素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·八角莲植物资源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| 第37-39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37页 |
·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| 第37-39页 |
第二章 八角莲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39-45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39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色谱条件 | 第40页 |
·供试样品制备 | 第40页 |
·对照品溶液制备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色谱峰的鉴定 | 第41-42页 |
·线性关系考察 | 第42页 |
·仪器精密度试验 | 第42页 |
·稳定性试验 | 第42页 |
·重复性试验 | 第42-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八角莲野生药材资源质量评价 | 第45-53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45-4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八角莲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| 第53-70页 |
·八角莲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| 第53-59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5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5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9页 |
·光照强度对八角莲药材综合质量的影响 | 第59-66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5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59-6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6页 |
·讨论 | 第66-69页 |
·八角莲生长发育规律 | 第66-67页 |
·光照强度对八角莲药材综合质量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八角莲采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| 第70-81页 |
·八角莲最适栽培年限研究 | 第70-73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70-7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7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1-73页 |
·八角莲最适采收季节研究 | 第73-75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7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7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3-75页 |
·八角莲最适采收加工方式研究 | 第75-78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7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7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5-78页 |
·讨论 | 第78-80页 |
·八角莲最适栽培年限 | 第78页 |
·八角莲最适采收季节 | 第78-79页 |
·八角莲最适采收加工方式 | 第79-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附录 | 第83-97页 |
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 | 第97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