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渊明及其粉彩瓷绘艺术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引言 | 第6-10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6页 |
1.2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| 第6-9页 |
1.2.1 概念界定 | 第6-8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2 粉彩瓷技艺与艺术简说 | 第10-15页 |
2.1 粉彩瓷的材质与工艺特征 | 第11-12页 |
2.2 粉彩瓷的发展历程 | 第12-15页 |
3 毕渊明其人 | 第15-21页 |
3.1 “毕老虎”称号的由来 | 第16-17页 |
3.2 八友传人:毕伯涛之子 | 第17-18页 |
3.3 毕渊明: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| 第18-21页 |
4 毕渊明学绘虎的从艺之路 | 第21-26页 |
4.1 幼承家学 | 第21-22页 |
4.2 博采众长 | 第22-23页 |
4.3 海纳百川,绘虎技艺的形成 | 第23-26页 |
5 “毕老虎”粉彩瓷绘的艺术与审美特征 | 第26-31页 |
5.1 毕渊明绘虎的题材与主题 | 第27页 |
5.2 毕渊明画虎撕毛技法 | 第27-28页 |
5.3 绘虎与诗词、书法、金石浑为一体的表现手法 | 第28-29页 |
5.4 毕渊明“雅俗共赏”的粉彩瓷绘风格 | 第29-31页 |
6 毕渊明对景德镇粉彩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| 第31-35页 |
6.1 家族传承:从毕伯涛到毕渊明 | 第32-33页 |
6.2 毕渊明对景德镇粉彩技艺与艺术传承的贡献 | 第33-35页 |
7 结论 | 第35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