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初步研究
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第1章 绪论第14-30页
    1.1 前言第14页
    1.2 养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及危害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养殖水体的内部污染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养殖水体的外源性污染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养殖水体中氨氮、亚硝氮的产生及危害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产生及危害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养殖水体中亚硝氮的产生及危害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水产养殖中的脱氮技术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物理化学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生物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脱氮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1-23页
    1.5 硝化细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及应用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硝化细菌的种类及特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硝化细菌的作用机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环境因子对硝化细菌活性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硝化细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要求第26-28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-30页
第2章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第30-37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分析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青虾养殖系统装置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实验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讨论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氨氮浓度变化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不同菌剂对青虾生长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3章 不同剂量的硝化细菌制剂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第37-42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分析方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剂量的硝化细菌对养殖水体氨氮浓度变化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剂量的硝化细菌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剂量的硝化细菌对青虾生长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 底沙对硝化细菌净化养殖水体效果的影响第42-47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分析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硝化细菌及底沙对养殖水体氨氮浓度变化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硝化细菌及底沙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硝化细菌及底沙对青虾生长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5章 硝化毛球对硝化细菌净化养殖水体效果的影响第47-54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分析方法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硝化毛球净化养殖水体装置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实验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硝化细菌及硝化毛球对养殖水体氨氮浓度变化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硝化细菌及硝化毛球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硝化细菌及硝化毛球对青虾生长的影响第52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6章 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第54-73页
    6.1 材料与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实验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2.1 样品预处理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2.2 样品微生物DNA提取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2.3 样品检测第56页
    6.2 结果与分析第56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原始数据整理、过滤及质量评估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1.1 原始双端序列过滤和连接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1.2 优质序列的获取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OTU聚类及注释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2.1 分析方法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2.2 分析结果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基于物种丰度分析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1 稀释曲线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2 Alpha多样性分析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基于群落结构分析第62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4.1 养殖水体在门水平上的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4.2 养殖水体在纲水平上的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4.3 养殖水体在属种水平上的分析第67-72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73-76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73-74页
    7.2 建议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全寿命周期内材料性能劣化的RC桥墩抗震性能分析及地震易损性评估
下一篇:基于暖体假人的低气压环境个性化送风影响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