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序言 | 第7-10页 |
1.1 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价值 | 第8-10页 |
1.2.1 社会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2 法律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2章 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概述 | 第10-14页 |
2.1 公司债权人保护的理论基石 | 第10-11页 |
2.1.1 公司社会责任论 | 第10-11页 |
2.1.2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11页 |
2.2 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的特殊性 | 第11-14页 |
2.2.1 一人公司对传统公司理论的突破 | 第11-12页 |
2.2.2 一人公司对债权人利益的特殊威胁 | 第12-14页 |
第3章 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的比较法考察 | 第14-20页 |
3.1 一人公司成立时的资本和内部治理制度 | 第14-16页 |
3.1.1 各国一人公司资本和内部治理制度 | 第14-15页 |
3.1.2 对各国一人公司资本和内部治理制度的比较 | 第15-16页 |
3.2 一人公司的事后规制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| 第16-20页 |
3.2.1 各国关于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理论学说 | 第16-18页 |
3.2.2 各国适用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情形 | 第18-20页 |
第4章 我国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的立法现状 | 第20-26页 |
4.1 我国一人公司现行出资规定 | 第20-21页 |
4.1.1 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制度 | 第20页 |
4.1.2 股东出资责任 | 第20-21页 |
4.1.3 资产评估、验资制度 | 第21页 |
4.2 一人公司成立后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制度的不足 | 第21-23页 |
4.2.1 简易治理模式导致公司资产的不当减少 | 第21-22页 |
4.2.2 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公司资产不当减少 | 第22-23页 |
4.3 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不足 | 第23-26页 |
4.3.1 因果关系要件缺失 | 第23页 |
4.3.2 立法规定过于原则概括,缺乏可操作性 | 第23-24页 |
4.3.3 适用范围狭窄,缩小了债权人保护的范围 | 第24-26页 |
第5章 我国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的立法完善 | 第26-37页 |
5.1 一人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的完善 | 第26-29页 |
5.1.1 取消较高的限额、扩大出资方式,完善验资等制度 | 第26-28页 |
5.1.2 确立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8-29页 |
5.2 一人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制度的完善 | 第29-32页 |
5.2.1 完善一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| 第29-30页 |
5.2.2 一人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 | 第30-31页 |
5.2.3 加强对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管 | 第31-32页 |
5.3 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立法完善 | 第32-37页 |
5.3.1 细化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要件 | 第32-33页 |
5.3.2 明确适用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具体类型 | 第33-37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