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--环境保护法论文

生态损害鉴定法律问题研究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引言第13-19页
    (一) 生态损害鉴定法律问题研究的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 生态损害鉴定相关问题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(三) 生态损害鉴定相关术语解析第17-19页
一、生态损害鉴定存在的法律问题第19-22页
    (一) 生态损害鉴定法学研究的局限性第19页
    (二) 在司法实践中生态损害鉴定的范围不确定第19-20页
    (三) 生态损害鉴定法律关系不明确第20-21页
    (四) 生态损害鉴定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第21-22页
二、生态损害鉴定法律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-34页
    (一) 哲学基础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生态整体主义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(二) 生态经济学基础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经济理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 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(三) 法理学基础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生态损害鉴定概念的法学界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 程序的公平价值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 程序的秩序价值理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 法律监督理论第31-34页
三、生态损害鉴定法律问题的实证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(一)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启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事件回顾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原因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 案件启示第34-35页
    (二) 渤海湾康菲溢油事件的启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 事件回顾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原因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案件启示第36页
    (三)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的启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事件回顾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原因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 案件启示第37页
    (四) 福建谢知锦等人破坏林地公益诉讼案的启示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事件回顾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原因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 案件启示第38-39页
四、探索构建生态损害鉴定法律制度的思考第39-44页
    (一) 明确生态损害鉴定的法律关系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生态损害鉴定法律关系的主体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生态损害鉴定法律关系的客体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 生态损害鉴定法律关系的内容第40-41页
    (二) 在司法实践中统一生态损害鉴定标准的适用规则第41-42页
    (三) 建立统一的生态损害鉴定法律监督机制第42-44页
结论第44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49-50页
致谢第50-52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2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然资源调控法律问题研究
下一篇: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法律问题研究